然盛者。皆邪气
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
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此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脉外皮肤之气血。皆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而各走其道。经脉十二
者。六脏六腑手足三阴三阳之脉。乃荣血之荣行。伏行于分肉之内。深而不见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
也。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盖胃腑所生之血气。精专者独行于经隧。荣行于十二经脉之中。
其出于孙络皮肤者。别走于经别。经别者。脏腑之大络也。盖从大络而出于络脉皮肤。下行者。从
足太阴之络。而出于足 之街。故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上行者。从手阳
明少阳之络。注于尺肤以上鱼。而散于五指。故曰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谓
行于皮肤之气血。从手阳明少阳之大络。散于五指间。复从五指之井。溜于脉中。而与脉中之血气。
上合于肘中也。夫阴阳六气。主于肤表。经云。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
气于三阳。盖手太阴主气而外主皮毛。手阳明为太阴之合。故亦为之行气于肤表也。手少阳主气。
为厥阴包络之腑。心主包络。主行血于脉中。少阳主行血于脉外。是以手阳明少阳之大络。主行胃
腑所出之血气。而注于络脉皮肤之间。玉版篇曰。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
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缪刺篇曰。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
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是血气之行于脉外者。外内出入。
各有其道。故复引饮酒者以证明之。夫酒者。水谷之悍液。卫者。水谷之悍气。故饮酒者。液随卫气而
先行皮肤。是以面先赤。而小便独先下。盖先通调四布于外也。津液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
脉先盛。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此血气之从皮肤而络。络而脉。脉而经。盖从外而
内也。如十二经脉之卒然盛者。皆邪气居于脉中也。本末者。谓十二经脉之有本标也。如留于脉
而不动则热。不留于脉。则脉不坚而外陷于肤空矣。此十
二经脉之流行出入。不与络脉大络之众同也。是以知何脉之动也。以气口知之。气口者。手太阴之两
脉口也。此言荣血之行于十二经脉中者。乃伏行之经脉。以手太阴之气口知之。血气之行于皮肤而
见于络脉者。候见于人迎气口也。此节凡四转。盖以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皮肤之气血。各有出
入之道路。再按、十二经脉之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周而复始者。乃荣血之行于脉中也。
十二经脉之皆出于井。溜于荥。行于经。入于合者。乃皮肤之气血。溜于脉中。而与经脉之血气。
合于肘膝之间。本篇之所谓六经脉。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者是也。本经痈疽篇
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 谷。而渗孙
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二经脉。阴阳已张。因
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此水谷所生之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
渗于孙络。化赤为血。而溢于经脉。本篇之所谓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
气已平。荣血乃满。而经脉大盛是也。是脉外之气血。一从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一随三焦出气以
温肌肉。变化而赤。是所出之道路有两歧也。其入于经也。一从指井而溜于经荥。一从皮肤而入
于络脉。是所入之道路有两歧也。其经脉之血气。行于脉外。从本标而出于气街。本篇之所谓留于
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也。此血气出入之道路。合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
乃本经之大关目。故不厌烦赘而详言之。学人亦不可不用心参究者也。夫血气之从经隧而出于孙
络皮肤者。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也。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者。应司天在泉。水随气而营运于肤
表也。肤表之气血。入于脉中。应天运于
地之外。而复通贯于地中。经脉之血气。行于皮肤之外。犹地之百川。流注于泉下。而复营运于
天表也。此天地上下升降外内出入之相通也。人合天地阴阳之道。营运不息。可以与天地相参。如
升降息。则气立狐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矣。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
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