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有道者,
理其乱,使从其道。)黄帝曰∶善。愿闻其□。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经、心主输。
(气在于心取手少阴经者,上经云心不受邪,今气在心,若为不受邪也?若言邪在心之包络,即
应唯疗手心主之经,何为心病二经俱疗?故知心者亦受邪也。输,谓手少阴、手心主二经各第三
输也。平按∶其下原缺一字,《灵枢》作道,袁刻作旨。少阴经心主输《灵枢》、《甲乙》作少
阴心主
之输。)气在于肺,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手太阴荥,肺之本输。足少阴输,乃是肾脉。
以其肾脉上入于肺,上下气通,故上取太阴荥,下取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取之足太阴、阳
明下者取三里。(足太阴,脾脉也。脾胃腑藏阴阳气通,故肠胃气乱,取足太阴也。阳明之脉,
是胃本经,胃之上输在背,下输在三里也。平按∶下者《灵枢》、《甲乙》作不下者。)气在于
头,取之天柱、大杼;(足太阳脉行头,天柱、大杼,并是足太阳脉气所发,故取之也。)不知,
取足太阳荥输。(取前二穴不觉愈者,可取足太阳第二荥穴及第三输也。)气在于臂足,先去于
血脉,后取阳明、少阳之荥输。(手足四厥,可先刺去手足盛络之血,然后取于手足阳明荥之与
输,及手足少阳荥及输也。平按∶《灵枢》足下有取之二字,血上无于字。)黄帝曰∶补泻若何?
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者徐入疾出,泻者疾入徐出,是谓通导营卫之气,使之和也。)
补泻无形,所以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虽复无形无状,所以同欲精于
气之是非有余不足及乱气之逆也。故精者,补泻之妙,意使之和也。)黄帝曰∶光乎哉道,明乎
哉论,请着之玉板,命曰治乱。(黄帝赞岐伯之言有二∶一则所言光扬大道,二则所论开道巧便。
故请传之不朽也。平按∶自黄帝曰光乎哉至末,《甲乙》无。)



<目录>卷第十二(卷首缺)・营卫气

<篇名>营五十周

属性:平按∶此篇自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五《五十营》篇,又见《甲乙
经》卷一第九《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篇。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此据大率言耳,其实弱
三十六分。平按∶《甲乙》无余愿闻三字。《灵枢》营下有奈何二字。)人气行一周,(谓昼夜
周。)一千八分。(其实千分耳,据三十六全数KT 之,故KT 八分也。宿各三十五分七分分之五,
则千分也。知必然者,下云气行一周,日行二十分,气行再周,日行三十分,人昼夜五十周,故
知一千分也。平按∶千上《灵枢》、《甲乙》无一字。注日行三十分,当系四十分之误,玩下经
文自明。)日行二十八分,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日行二十分,人
经脉一周,言八分者误也,以上下文会之可知也。平按∶日行二十八分,分字《灵枢》作宿,《甲
乙》无此句。)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以二十八脉气之周身,上应二十八宿,
漏水之数,昼夜之分,俱周遍。)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一息之间,日行未一分,故不言日行之数。)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
分。(一息六寸,十息故六尺也。二分,谓二十七分分之四分也。人气十息,行亦未一分也。十
三息半,则一分矣。平按∶注四分,据下注十息得二十七分之二十,此四字恐系二十之误。)二百
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十息六尺,故
二百七十息,气行一百六十二尺。又日行二十分者,十息得二十七分之二十,百息得二百,二百
息得四百,二百七十息得五百四十分,以二十七除之,则为二十分矣。平按∶二十分《灵枢》作二
十五分《甲乙》作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倍一
周身之数。)
(平按∶四十分《甲乙》作四十分有奇。)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
五宿二十分。(十倍一周,故日行二百分也。宿各三十六分,故当五宿二十分也。由此言之,故
知五十周以一千分为实也。平按∶二十分《甲乙》作二百十分有奇。)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
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此人昼夜之息数,气行二十八脉之一
终,与宿漏相毕。平按∶《甲乙经》注引王冰曰∶此略而言之也,细言之,则常以一千周加一分又
十分之六,乃奇分尽也。)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谓二手足脉气并行,而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