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炒去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
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此亦口鼻及腹脐所中之寒也。寒从皮毛经络袭入。则先见表症。如头痛、恶寒、发热等类。而后入里。或止病
表而不入里者亦有之。详伤寒论中。寒从口、鼻、腹、脐袭入。则先见里症。如腹满、呕痛、下利等类。而后出表。或
止病里而不及出表。遂致不救者比比也。条中曰心胸中大寒云云。备言里症而不及表症一语。故知为口
鼻及腹脐所中之寒。而未及出表者也。痛呕当指胃脘而言。寒气切责阳位。故痛。胃阳不能自安。故呕。中土
虚寒。失运饮化食之用。故不能饮食也。腹中寒冷之气。上冲胸分。言病者之自觉也。阴阳相搏。腹皮鼓起。出
见如有头足之状。言旁人之可外见也。阴寒之邪。上则抬高阳气。而令阳位逼侧。故上痛不可触近。下则直
入少腹。而与浊阴凝冱。故下痛不可触近也。夫心胸中大寒。与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由于腹中寒气。上充下
满之外。而其余气。犹见之于外鼓。而至皮起如有头足。则中焦脾胃之真阳虚极。故令阴寒上肆下横如此。
是不得不大建其中气。而以扶阳者胜阴矣。诚以干姜、蜀椒。大辛大温。大辛散寒。大温聚气。加之甘平峻补
之人参。充满姜椒之性。而鼓动之。然后以米汁所成之甘胶。微火煎配以为使。盖取米扶胃气。甘守中宫。遂
觉辛甘温暖之神。融成一片。化工春气。其与惟王建中。妖氛自息者。同功合德。此仲景命名之深意也。至其
汤后曰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又曰当一日食糜。温覆之。经曰。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中之寒。其意欲如服
桂枝汤之法。将解于阳回之自汗乎。若但云恐中寒挟食。故饮粥食糜。恐感寒复寒。故令温覆。则犹得其浅
而未得其深者也。门人问曰。如法服大建中而不得自汗。所中之寒。将何所解散乎。并何变症耶。答曰。此
问亦不可少。夫脏腑与经络相通。口鼻及腹脐所感之寒。脾胃先受之。及中焦阳气一转。则内邪托出经络。
且从阳气之化。而发为表热者。常也。此条之症。因中气虚微。不能载出。故不一见表症。服大建中而解于自
汗。中气大振。一箭透重铠之力也。倘服此而不汗。如强努之末。不穿鲁缟。将内症消。而发为表热。变桂枝加
附子汤。或麻附细辛汤等症居多。否则不发表热。脾家实。腐秽当自去。解于自下利者。亦十之一二也。本
门是论腹满。每条当寻腹满处。腹中寒上冲。及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俱有腹满在内。不可不知。
\x十五条\x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x大黄附子汤方\x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此从首条不满、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上冲等句。而申言之也。人身之心胸。即天之太虚。其两胁、即天
之四垂也。心胸之真阳充满。有如日光暄赫。阴氛自化。不特太虚清明高远。即天之四垂。云消翳净。古诗晴
川历历汉阳树。颇能道出神境。复何胸满胁满之病乎。惟如首条趺阳脉微弦。微则阳光失德。弦则地气冒
明。故曰法当腹满者。岚浮氛起。直上以塞太虚之象也。否则、微为干健不施。弦为坤顺失正。故曰不满必便
难。两 疼痛者。云斜气横。旁分以阴四垂之象也。知此。则首节与本条。及各条之症。其病机偏正高下。可会
其全神矣。盖谓五脏中。惟肝居至阴之下。其性阴寒善逆。本脏中阳神秉政。则冲和调畅。故动则主生。而化
则为道。若其脏真之阳自虚。则阴寒之性。上逆而为祸矣。阳明之气虚。从胃外而上犯胃脘。则为腹满等症。
少阳之气虚。从膈旁而斜穿两 。则为胁满等症。太阳之气虚。从胃外而上侵宗气。则为胸满等症。夫腹满
胸满。除实症用下外。凡下寒上冲者。已立附子粳米。及大建中之法。其少阳之气虚。因而旁穿两 。以致胁
下偏痛。并膈气微而不能传送。先见便难。后则气浮于上而发表热。其脉紧弦。紧则为寒为痛。弦则主肝主
逆。紧从弦断。则寒而致痛者。由于肝脏阴寒之气上逆可知。故曰寒也。因便难而蒸为表热者。宜下之以通
其便难之气。则经络之热可解。膈气微而招阴脏之寒逆者。宜温之而填其上焦之气。则逆痛可下。温药下
之。两不相背矣。盖大黄之苦寒。与附子、细辛之辛热相偶。膈气喜附子、细辛之温。却暗得大黄以下泻其逆
满。贼阴亲大黄之性。却误吞附子、细辛而自化其阴翳。譬之帝王。德礼相成。恩威并济。譬之天地。春雷不怒。
伏雨长生之道也。至其煎法服法。另开生面。与寻常略不相同。寻常利药。必先煎大黄以为主。而后入诸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