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证也。通则不痛。以)浓朴三物汤主之。
此节合下二节。皆言实则可下之证也。重在气滞一边。
\x浓朴三物汤方\x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
为度。
(以手按辨其虚实。既言不复再赘矣。若)按之心下满痛者。(虽云其结尚高。与
腹中满痛不同。而既已拒按若此。)此为(有形之)实(邪)也。(实则)当下之。宜
大柴胡汤。
此亦言实则可下之证。但以邪在心下。故以大柴胡汤为的方。可见古人用方。斟酌
尽善。不差一黍。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 枳实(四枚) 大黄(二
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前言腹满时减。当与温药矣。若)腹(常)满(而)不减。(当责其实。时)减(者
当防其虚。故曰)不足言。(即无余议之辞。然满而不减者。)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言满在腹部。与在心下者不同。故用大承气汤以急攻之。此三方均是下药。当分
别于几微而用之。
\x大承气汤方\x(见痉病)
(至若寒痛而救治。另有方法。)心胸中(本阳气用事。今有)大寒(与正气相阻
而为)痛。(寒气上逆则为)呕。(胃阳为寒所痹。则)不能饮食。(且阴寒据于)
腹中(而作)满。(寒气)上冲(于)皮(肤而突)起出见(之形。似)有头足。上下
(俱)痛。而(手)不可触近者。(此虚而有实象也。以)大建中汤主之。
此言心胃受寒。引动下焦之阴气上逆而痛甚也。方中姜参饴糖。创建中气。而椒
性下行者。温起下焦之阳。以胜上弥之阴也。
\x大建中汤方\x
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虚寒则温补之。实热则寒下之。固也。然有阴寒成聚之证。治之者当知法外有法。
)胁下偏痛发热。(若脉数大。热邪实也。今按)其脉紧弦。此(阴)寒(成聚)也。
(虽有发热。亦是阳气挟郁所致。若非温药。不能已其寒。若非下药。不能去其结。所)
以(当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此承上节而言阴寒中不无实证。温药中可杂以下药也。
\x大黄附子汤方\x
大黄(三两) 附子(三两)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
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此言厥逆。而未言腹满痛者。从所急而救治也。
徐忠可云、四肢乃阳气所起。寒气格之。故阳气不顺接而厥。阴气冲满而逆。故以
乌头细辛伐内寒。苓半以下其逆上之痰气。真朱为色者。寒则气浮。故重以镇之。且以
护其心也。真朱。即朱砂也。
沈自南云、本经凡病仅言风寒。不言暑湿燥火。何也。盖以寒湿燥属阴同类。以湿
燥统于寒下。风暑火
属阳同类。以火暑统于风下。所以仅举风寒二大法门。不言燥湿火暑之繁也。
\x赤丸方\x
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 半夏(四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先食饮酒下三丸。日再。夜一
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寒结腹中。因病又叠聚如山。犯寒即发。谓之寒疝。
其初亦止)腹满(而)脉(独)弦而紧。(弦紧。皆阴也。但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
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紧则不欲食。(阴入
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而内寒与外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阳反
不治而下伏。谓为)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作之时。是阴寒内动。
或则迫其汗而外出。或)则(迫其)白津(而下)出。(出则为阴阳离脱也。故)手足
厥冷。(并见)其脉沉紧者。(沉为里。紧为寒。阴寒聚结。急宜以辛甘辛温之品。散结
以救阳。)大乌头煎主之。
此言寒疝之总证总脉。而出其救治也。
\x大乌头煎\x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
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更服。
(然大乌头煎祛寒则有余。而补血则不足也。若)寒疝(之为寒多而血虚者。其)
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以血虚则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