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方不须有所增加。无不用黄芩也字。)据此。此条证。即芍药地
黄汤所主也。
又按唇痿之痿。本是萎字。即失色之谓。金鉴以痿瘁释。误。
病者。如热状烦满。
按而渴。疑不渴讹。盖血热诸条。有但欲漱水证。不敢言有渴。验之病者。亦必不欲咽。且而不互错。往往见之。
(宜考辑义水气篇。)徐氏曰。瘀血症。不甚则但嗽水。甚则亦有渴者。盖瘀久而热郁也。殆是望文生义者已。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本草。图经。引张仲景伤寒论同。)
按赵氏论悸有三种。文繁不录。
吐血不止者。(赵。止作足。)
〔赵〕夫水者。遇寒则沉潜于下。遇风则波涛于上。人身之血。与水无异也。得寒而和。则居经脉。内养五脏。得
寒之凛冽者。则凝而不流。积而不散。得热之和者。则营运经脉。外充九窍。得热之甚者。风自火狂。则波涛汹起。由
是观之。吐血者风火也。
\x柏叶汤方\x(本草。图经云。张仲景方。疗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青柏叶一把。干姜三片。阿胶二铤。炙。
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别绞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绵滤一服尽之。)
按本草黑字。柏叶。艾叶。并味苦微温无毒。白字。干姜。止血。(程氏所举神农经。及马通性用。并黑字文。)
陶氏本草序例曰。云一把者。重二两为正(按医心方。稍有异同。宜参。又引范汪方云。胶一铤。如三指大。长三
寸者。一枚。是也。)
朱氏曰。千金方。有阿胶三两。亦佳。但近日无真阿胶。徒增粘腻耳。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
按徐氏曰。下血较吐血。势顺而不逆。此病不在气也。当从腹中求责。故以先便后血。知未便时血分不动。直至便
后努责。然后下血。是内寒不能温脾。脾元不足。不能统血。脾居中土。自下焦而言之。则为远矣。此说似是。仍存之。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
〔赵〕此出大肠。故先血后便。以湿热之毒。蕴结不入于经。渗于肠中而下。赤小豆。能行水湿。解热毒。梅师方。
皆用此一味治下血。况有当归破宿养新。以名义观之。血当有所归。则不妄行矣。
妇人良方曰。粪后下血者。其来远。粪前有血者。其来近。远近者。言病在上下也。
张氏医通曰。千金用伏龙肝汤。即治先便后血之黄土汤中。除去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与金匮主治。
则有寒热之殊。不可不辨。可见治血但使归经。不必论其远近也。外科正宗内痔治验曰。大抵此症所致之由不同。
当究其因治之。如元气有余。形黑气盛。先粪而后紫血者。更兼脉实有力。此属有余。法当凉血止血。药应自效。至若
形体瘦弱。面色痿黄。先鲜血而后粪者。更兼脉虚无力。此属不足。岂可反用凉药止之。致伤脾胃。此症若不温中健脾。
升举中气。其血不得归原。故药难效。远其根本也。(按此说。似与经旨相左。然亦足以互发。仍拈出之。)
鸡峰普济方。赤小豆散。治大便秘。(即本方)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
按赵氏曰。心气不足者。非心火之不足。乃真阳之不足也。此说属 。尤氏暗驳正之。实本于医通。赵又曰。若济
众方。用大黄治衄血。更有生地汁。则是治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此尤所本。



<目录>卷中

<篇名>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属性: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脉弦者虚也以下。脉经为别条。)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朱〕此 为吐家而设大戒。非特指胃反言也。
按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其理一也。
又按脉经所载。有出于本经之外者。宜参阅。今拈一条。曰。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哕而腹满。
按此条恐是错出。似宜在橘皮汤条上。
\x茱萸汤方\x(本草。图经引。人参一两。生姜一大两。大枣二十枚。)
\x半夏泻心汤方\x(按再煮。当作再煎。)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按大枣十二个。当作十二枚。)
呕吐而病在膈上。(外台。后下。有必字。)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
按尤氏曰。或云。呕与身热为邪实。厥利脉弱为正虚。虚实互见。故曰难治。四逆汤。舍其标。而治其本也。亦通。
此说不是。姑存之。
呕而发热者。
证治准绳曰。金匮方。(云云)洁古。用小柴胡汤。加青黛。以姜汁打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盖本诸
此。(按保命集。名青镇丸。)
\x大半夏汤方\x(本草。图经引。半夏三升。二百四十遍。大观本。作一百四十遍。政和本。作一百二十遍。二升
半。并作三升半。余分再服。作日再。下有亦治膈间支饮句。)
按魏氏曰。服后多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润。俾粘腻之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