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之。
虽然。后重不可概论。前条有下利沉弦者。下重。为气虚寒不能升举也。然亦有
热伤为气滞闭塞者。有血虚者。有血泣者。大孔痛亦然。不独气虚不能升也。大
率皆固燥气外郁束敛所致。刘河间谓下利。由燥郁肠胃之外。湿聚肠胃之内。
又谓血行则粪自止。气行则后重除。解燥郁必分寒热之微甚。热微用辛温以
行气。热甚用苦寒以治热。张子和歌曰。休治风。休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血虚
补之。泣者行之。血调则气和。气和则郁解。用苦寒以治燥。宁独坚其下焦之虚
乎。要略。于下利一证。独引伤寒少阴厥阴二论为多。然其论中又先指何经。今
则去其经与各部所病之原。将谓伤寒有传变之故。杂病则不问其传否。随所
病处而云故耳。产后下利虚极。亦用白头翁汤者。可概见矣。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x栀子豉汤方\x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汤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进一服。得吐则止。
〔衍义〕伤寒论。太阳病。用药下后而虚烦者。仍叙太阳证中。此必自下利虚烦。不
由他故。注故叙厥阴证中。虽有二经之异。然热乘虚入客。病烦则一。皆用栀豉
汤之苦。吐其客热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x通脉四逆汤方\x
甘草(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生用) 葱白(四茎)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衍义〕里寒外热。格阳于外也。阳不得内和。故下利清谷。阴不得外和。故发身热。
凡汗出于阴。阳气和则热解。此出于相格。故热不去而阳气反虚。不能布于手
足。而厥不止者死。发热汗不止者亦死。此二证兼之。犹可治者。为其厥未至阳
绝。汗未至阴脱也。方见解明理论矣。然尚有可言者。附子之热。走而不止。通行
经脉。自里达表。以至手足。汗止治厥也。干姜之热。止而不走。内守腑脏。消谷养
正。温补中气。以和阴阳。解其拒格。更调二药之走止。合适其用也。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x紫参汤方\x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衍义〕下利。肠胃病也。乃云肺病何哉。此大肠与肺合故也。大抵肠中积聚。则肺
气不行。肺有所积。大肠亦不固。二害互为病。大肠病。而气塞于肺者痛。肺有积
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参。本草谓主心腹积聚。疗肠胃中热积。九窍可通。大小肠可利。逐其陈。
开其道。佐以甘草。和其中外。气通则愈。积去则利止。注云非仲景方。以紫参非仲景常用也。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x诃黎勒方\x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衍义〕治病有轻重。前言气利。惟通小便。此乃通大便。盖气结处。阴阳不同。举此
二者为例。六经皆得结而为利。各有阴阳也。诃黎勒有通有涩。通以下涎。消宿
食。破结气。涩以固肠脱。佐以粥饮引肠胃。更补虚也。



<目录>卷十八

<篇名>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属性:(论一首脉证三条方五首)
诸浮数脉。应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补注〕病之将发。脉必兆之。夫浮数、阳也。热也。浮数兼见。为阳中之阳。是其热必
尽显于外矣。而反洒淅恶寒。证实不应何哉。必其血有凝滞。气不得越。如经所
谓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也。况其身
已有痛处乎。夫脉之见者阳也。其将发而痛者亦属阳。故曰当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补注〕邪客经络。则血必至于泣。泣则卫气归之。不得反复。于是寒郁则化热。热
胜则肉腐而为脓。欲知成脓与否。以手掩其上。热则透出。否则未也。师之所以
教知者。盖已成欲其溃。未成托之起也。
肠痈之病。其身错甲。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
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x薏苡附子败酱散方\x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顿服。小盒饭下。
〔补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肠痈何故亦然耶。痈成于内。血泣而
不流也。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
积聚也。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然大肠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