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者。寒气上攻也。
用是温里散寒。与上条呕而腹满者。病异药同。盖同是厥阴乘于土故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x半夏泻心汤方\x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干姜
甘草(各三两) 黄芩(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呕而心下痞者。有属半表半里。亦有属里。半表半里者。泻心汤治
属里者。则以十枣汤大柴胡汤。如心下痞。腹中鸣。有水气不利。则以生姜泻心
汤治。有下利完谷不化。则以甘草泻心汤治。治痞恶寒汗出者。用附子。关上脉
浮者。用大黄。心下痞又不独泻心汤治。或用解表。或用和里。或吐或下。或调虚
气。随所宜而施治。自今观之。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
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则为肠鸣。故用是汤分阴阳。水升火降。而留者
去。虚者实。成注。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热。以
走气而分阴行阳也。甘草、参、枣之甘温。补中而交阴阳。通上下也。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
黄芩(三两) 甘草 芍药(各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若呕。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成注。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
可与承气汤下之。太阳少阳合病。为半表半里。则以是汤和解之。论方药主治。
则曰黄芩之苦。芍药之酸。以敛肠胃之气。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肠胃之弱。半夏、生姜散逆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衍义〕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属热者。王冰所谓谷不得入。是
有火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x猪苓散方\x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欲得水者。少少与之。令胃中和则愈。若小
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不可与。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盖呕吐
犹汗之走津液。膈上犹表也。何用药不同。盖二方以邪内连下焦。故不用泽泻、
滑石、阿胶、猪苓之味淡。从膈上肺部渗其积饮。又防水入停腹。白术和中益津。
使水精四布。去故就新。奚必味多。但用之得其当尔。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x四逆汤方\x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衍义〕谷入于胃。长养于阳。脉道乃行。今胃不安于谷。以致呕。故其气不充于脉。
则脉弱。下焦虚。则小便自利。迫阳于表则微热。经脉虚则寒厥。夫阳者。一身之
主。内外三焦虚寒如此。诚难治矣。苟有可回之意。必以四逆回阳却阴也。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衍义〕伤寒论。出太阳证。又出厥阴证。小柴胡汤。本少阳半表半里药也。何为太
阳厥阴亦治之。盖太阳传里而未尽入。厥阴受传而未尽受。二者俱在半表半
里之间。故呕而发热。病同方亦同也。自此而言。病之半表半里。岂独伤寒有哉。
故更集要略。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洗)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分温再服。
〔衍义〕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
款。为胃脘痈。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
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扬水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
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论曰。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绝则无转运之机。故食入即
吐也。用大黄泻大热。甘草和中耳。
王宇泰先生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
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