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
少阴。山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一证二方。岂无故哉。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x甘遂半夏汤方\x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衍义〕仲景尝谓天枢开发。胃和脉生。今留饮之堵塞中焦。以致天真不得流通。胃气不得转输。脉隐伏而不显。
留饮必自利。自利而反快者。中焦所塞暂通也。通而复积。续坚满。必更用药尽逐之。然欲直达其积饮。莫若甘遂快利。
用之为君。欲和脾胃。除心下坚。又必以半夏佐之。然芍药停湿。何留饮用之乎。甘草相反甘遂。何一方兼用之。盖芍
药之酸。以其留饮下行。甘遂泄之。本草谓其独去水气也。甘草缓甘遂之性。使不急速。徘徊逐其所留。入蜜亦此意也。
然心下者。脾胃部也。脾胃属土。土由木郁其中而成坚满。非甘草不能补土。非芍药不能
伐木。又可佐半夏和胃消坚也。雷公炮炙法。有甘草汤浸甘遂者矣。
脉浮而细滑。伤饮。
〔衍义〕脉之大小。皆从气血虚实变见者也。伤于饮。则气虚而脉浮。血虚而脉细。
阳火被郁。则微热而脉滑也。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衍义〕此言其脉邪之不相应也。寒饮反见数脉。数是内经有用热远热。有用寒
远寒之戒。在夏用热药治饮。则数脉愈增。在冬用寒药治热。则寒饮愈盛。皆伐天和。所以在冬夏
难也。在春秋。或可适其寒温而消息之。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x十枣汤方\x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
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衍义〕脉沉病在里也。凡弦者为痛为饮为癖。悬饮结积在内作痛。故脉见沉弦。
此条言病脉而不言药。后出一条。言药而不言病脉。可知悬饮之痛。不止上条。
伤寒中悬饮。亦用是汤。则知十枣汤之治悬饮之证最多也。故将下条粘连上
条。成注谓芫花之辛以散饮。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大枣之甘以益脾而胜水也。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x小青龙汤方\x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半夏(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衍义〕伤寒论寒邪伤荣。麻黄汤。风邪伤卫。桂枝汤。风寒两伤荣卫者。大青龙汤。
稍迫心肺证。小青龙汤。今溢饮亦是荣卫两伤治之。何也。出方不出证。又何也。
盖溢饮之证。已见首篇。故不重出。水饮溢出于表。荣卫尽为不利。犹伤寒荣卫
两伤。故必发汗以散水。而后荣卫行。经脉行。则四肢之水亦消矣。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x木防己汤方\x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三两) 桂枝(三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衍义〕心肺在膈上。肺主气。心主血。今支饮在膈间。气血皆不通利。气为阳主动。
血为阴主静。气不利。则与水同逆于肺而为喘满。血不利。则与水杂揉。结于心
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水饮。肾气之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之色亦见于
面也。脉沉为水。紧为寒。非别有寒邪。即水气之寒也。医虽以吐下之法治。然药
不切于病。故不愈。用木防己者。味辛温。能散留饮结气。又主肺气喘满。所以用
为主治。石膏味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气。清肺定喘。人参味甘温。治喘。破坚积。消
痰饮。补心肺气不足。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