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去皮尖)
上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补注〕趺阳脉。土也。浮为阳。涩为阴。故浮之见阳。沉之见阴也。夫阳有余。则胃气
强。阴不足。则太阴不固。故小便数。然则脾正为胃行津液者也。脏涩而不能约
束水津。则留于胃者甚少。而胃自失所润。然则胃之不润。脾为之也。故曰为约
于是以大黄、枳实去实。先以麻仁润燥。芍药养阴。且用浓朴佐杏仁以利肺气。兼补益阴气之用。斯得之矣。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x甘姜苓术汤方\x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腰即温。
〔补注〕肾为水脏。而真阳伏焉。肾着之病。肾气本衰。故水火俱虚。而后湿气得以
着之。何也。水与水为类。故易召也。其人身重。湿也。腰如坐冷水。有水状。湿气胜
也。不渴者。阳明未尝热也。小便利。膀胱未尝病也。饮食如故。中焦亦不病也。故
曰病在下焦。而又申明所致病之由。言身劳则阳气张而汗出。湿入则阴气久
而不散。以致冷痛腹重有如彼也。然论病固下焦症也。而立方皆中焦药。岂无
故哉。人之阳气。原于下而盛于中。今因中州无恙之时。再一浓培脾土。使土旺
可以制湿。阳壮足以发越。故取干姜之辛热。茯苓之淡渗。加于补中味内。三服
可令腰温。全不及下焦药者。恐补肾则反助水益火。无由去湿也。仲景明言下
焦。药反出中焦者。不令人想见微旨耶。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衍义〕内经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又谓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是
皆无胃气而天真之阳已亡。惟真脏之残阴。随呼吸而动。单见本脏之象耳。浮
以候外。外阳也。坚者。犹弹石夺索。乃真阴出于阳也。按以候里。里、阴也。动则为
阳。乱动如转丸。乃真阳将脱。动无伦序。不能去来。惟系息于其中。若益入尺。是
阴阳离决。死兆彰彰矣。
问曰。三焦竭者。上焦竭。善噫。何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
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衍义〕竭者涸也。上焦属心肺。一阴一阳之部。肺主气。心主血。以行荣卫。为气为
血。有一衰弱。则荣卫不能相持而行。上焦之化政竭矣。虽中焦受谷气。亦不消
散。而聚于胸中。必待噫而出之。下焦属肝肾。亦是一阴一阳之部。肾主闭藏。肝
主疏泄。其气不和。则荣不能内守。卫亦不能外固。下焦如渎。气化之政竭矣。故
小便不禁而遗溺也。久而荣卫和。则自愈。尝考伤寒论脉法中云。寸口脉微而
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不归其部。上焦
不归者。噫而吞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溺。正此之谓。
出于上焦。而中焦亦噫也。内经以督脉所生病为遗溺。灵枢以肝所生病为遗溺。则遗溺亦不惟此已。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
闭不通。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衍义〕热在上焦为肺痿。义同肺痿条。然中焦为坚满。亦与脾约同义。热在下焦
尿血及淋闭者。三焦下输。入络膀胱。即与内经胞移热于膀胱为癃溺意同。盖
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而溺出焉。热在血。则血渗入膀胱。尿而出之。热在气。气
郁成燥。水液因凝。故小便赤而淋闭不通。虽淋闭属气郁。亦有属血者。气病溺
色白。血病溺色赤。为热在下焦。下焦固不独膀胱。若肾若肝若小肠。皆居下焦。
各能积热。如胞之移热膀胱者。入则必自其窍出之。亦有不因下焦而溺血者。
如内经悲哀太过。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之类。病名有标本。急治标。缓
治本。凡遇是证。未可独以下焦热一语。而更不求其所来。 溏者大肠寒。则阳
衰不能坚实糟粕。故屎薄少结。而中如 屎也。肠垢者。大肠属金主液。有热则
就燥。郁滞其液。涩而不行。积为肠垢。若脓若血。频并窘迫。故重下而不彻。亦有
垢不因大肠移热而生者。小肠后重下血。正与内经所谓结阴下血相类。小肠
属火。为心之腑。心主血。小肠寒。则阳不得越。因郁为下重。血亦不入于脉。随其
所郁而便下。然亦有便血因火热而溢者。不惟小肠而已。小肠有热痔者。小肠
从脐下入大肠肛门。由肛门总为大小肠出入之门户也。然大肠筋脉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