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急而疼痛矣。总之。
肾气一衰。不传于胃。必传膀胱。故曰虚寒自下上也。然则舍温法何以为治乎。
吾知腹满者必附子理中。便难者八味丸。甚者四逆汤。仲景即不出汤。而意已跃然言外。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补注〕夫腹满。亦有属实。实则非虚寒也明矣。岂概以温药治之乎。故有试之之
法。痛与不痛。虚实较然矣。盖胃实必热。热蒸必舌黄。黄、土色也。下其实热。黄不
自已乎。有此一辩。并虚者愈审已。
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补注〕嘉言云。萎黄乃中州土败之象。躁而不渴。乃阴盛阳微之象。胸中寒实。乃
坚冰凝冱之象。加以下利不止。此时即极力温之。无能济矣。盖坚在胸而瘕在
腹。坚处拒药不纳。势必转趋其瘕。而奔迫无度。徒促其脏气之绝耳。孰谓虚寒
下利。可不乘其胸中阳气未漓。阴寒未实。早为温之也乎。
〔衍义〕此论寒证亦有实者。实者何。邪实也。盖惟正虚而邪实也。虚属真阳虚。本
肾。实属胃家实。因寒。夫惟无火。不能消腐。故多滞多泄也。言其形则萎黄。证则
躁而不渴。何也。躁为阴躁。不渴则正阴凝之象也。嗟乎。阳不生则寒不去。寒不去则利又何能止耶。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补注〕曰时减。非竟不满也。若不满。则病已愈矣。不复如故矣。今则不然。时或稍
可。乃复如故。则非实满可知也。实则未有或减者也。故断断为寒。寒无不温。虚无不补。此正法也。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补注〕前既言寒疝矣。此则言其脉与证也。夫弦。阴脉也。上见寸口。已非若发荣
滋长之木。合旺于春者比矣。故拘急而痛。应在胁下。胁下者。肝之幕也。为寒所
持。冷冽之气。自不舒容。寒常在。则恶亦不已也。试观其人。知内气之馁矣。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补注〕恶寒数欠。卫气虚也。卫既不固。则寒易乘而中气自馁。故喜欠。然则肺主
皮毛。外受邪而肺气有不伤者乎。清涕之出。势所必至也。若夫阳气稍复。则寒
邪自衰。而阴凝之色亦自此而消解。邪之出亦从肺开。故经曰已而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补注〕寒之所中。不外阴阳两经。然寒即中阴。亦曰经耳。何以即利。以阴经循乎
里也。然寒又何以即中阴经。以阳气大衰。邪即中里。故云里虚也。里虚下利。阳
气不能上升。故欲嚏而未能。乃知阴寒内凝。阳气未复。不若前条之所伤者。在皮毛间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补注〕脐位乎阴。绕之而痛。必有所 而不通者。况瘦人则荣气素薄者乎。或风
或冷。其有袭之者矣。风冷既入。则必阳不盛。阳既不盛。孰为消腐水谷。治之者
必以辛温之味。鼓散其邪。庶几可已。乃反以寒药下之。则其邪必不服。犹之太
阳反下。其气上冲也。经谓气上冲胸。邪在大肠。若不上冲。则其邪尚在于胃。经
又谓客气上逆而心下痞也。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x浓朴七物汤方\x
浓朴(半斤) 甘草(三两) 大黄(三两)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
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补注〕此有里复有表之证也。腹满而能饮食。亦热邪杀谷之义。发热脉浮数。此
表邪正炽之时。故以小承气治其里。桂枝去芍药以解其表。内外两解。涣然冰
释。即大柴胡汤之意也。以表见太阳。故用桂枝耳。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梗米汤主之。
\x附子粳米汤方\x
附子(一枚炮)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补注〕嘉言云。腹中阴寒。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
无所隔。彻入阳位则殆矣。是其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
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胃气温饱。则土浓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
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还从下窍而出。旷然无余。此持危扶颠之手眼也。
愚按∶人之生。阳气为之耳。阳气生于下焦。盛于中而会于上。岂得复有寒乘之。
于是阴阳通。清浊分。而上下因以位。由是清气上升。遂不致于下陷。浊气下降。
亦不至于上僭也。若使腹中有寒。则入者已不化。承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