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重。虽不内结疟母。亦至连月者有之。质强邪轻。
不待一候即瘥者。亦有之。然仲景此论。补内经未言耳。(二钱五分为一分)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
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衍义〕内经云。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
欲呕。名曰瘅疟。又云。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因又用力。风寒舍于分肉之间而发。
发则阳气盛。盛而不衰。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
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命曰瘅疟。此二者。一为先伤于风。一为肺素有热。
所感之邪虽不一。然病是阳盛。又内经之阳盛逢风。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
水不能制盛火。而阳独治。此热如火。当烁肉也。由是观之。疟之寒热更作。因阴
阳之气。互为争并。若阴衰少。则离绝真阳。先自退处。不与之并。而阳亦不并于
阴。故阳独发。但热而已。此总论二者之瘅疟。其少气烦冤。肺主气。肺受火抑故
也。手足热者。阳主四肢。阳盛则四肢热也。欲呕者。火邪上冲。胃气逆也。内藏于
心者。心乃五脏阳火之主。故阳盛则直隶而藏之。外舍分肉之间也。消烁肌肉
者。消万物者莫甚于火。火甚则肌肉烁矣。然此条固无治法。自后条除温疟者
观之。亦可治此瘅疟也。何则。白虎汤。退热药也。分肉四肢。肉属脾胃。非切于其
所舍者乎。又泻肺火。非救其少气烦冤者乎。设其别有兼证。岂不可推加桂之
例以加别药乎。仲景于此。虽不言方治。盖可知矣。凡立一法。则足以比类用之。虽然。自其
阴气孤绝一语观之。又足有可论者。夫阴阳之在身者。血与气也。水
与火也。内属乎心与肾也。而寒本于阴。热本于阳以寒治热。固可退阳而回阴
也。然治病有轻重。岂一法而尽哉。小热之气。凉以取之。大热之气。泻之于内。或
反佐以取之。取之不衰。求其属以衰之。谓壮水之主。以消阳光也。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x白虎加桂枝汤方\x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
上锉末。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衍义〕内经名温疟。亦有二。一者谓先伤风。后伤寒。风、阳也。故先热后寒。一者为
冬感风寒。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夏邪与汗出。故病藏于肾。先从内出之外。寒则
气复反入。是亦先热后寒。二者之温疟。则皆有阴阳往来寒热之证。而此之无
寒但热。亦谓之温疟。似与内经不侔。然绎其义。一皆以邪疟为重而名之。夫阴
不与阳争。故无寒。骨节皆痹。不与阳通。则疼痛。火气上逆则时呕。用白虎治其
阳盛也。加桂疗骨节痹痛。通血脉。散疟邪。和阴阳以取汗也。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x蜀漆散方\x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一方云母作云实)
〔衍义〕心者牡脏也。邪在心而成疟。故曰牡疟。何以言之。心肺居上。阳也。而心乃
阳中之阳。今邪气结伏心下。则心虚。内经曰。心虚者热收于内。则阳气不行于
外。故外寒。积聚津液以成痰。是以牡疟反多寒也。用蜀漆和浆水以吐所结痰
邪。龙骨以疗气伏心下者。云母安脏补虚。以除内收之热。若夫温疟亦用是。少
加蜀漆治者。亦为邪气结伏在心下。致伤气而不入于阴。反独盛在外。以成热
而不寒。故亦以此去其所结也。
\x牡蛎汤治牡疟方\x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衍义〕此与前牡疟名同。故治亦同。略以有初感寒邪为异。牡蛎者。能软坚消结。
除滞血。今更佐之蜀漆。以理心下所结之邪。而甘草佐麻黄。非独散寒。且可发
越阳气而通于外。阳通结去。其病即瘥。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嘉言云。渴虽阳明津竭。而所以致阳明津竭者。全是少阳之邪。故即小柴胡去
半夏加栝蒌也。
〔衍义〕内经谓渴者刺足少阳。此证胃土被木火之伤。则津液涸而燥渴。故用柴
胡、黄芩治木火。人参、甘草补胃。栝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