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五分、《良方集腋》。)重则加味五香汤。(五灵脂用青糖拌炒五分、醋制香附八分、黑白丑头末炒香各六分、白雷丸一钱、煨香使君子肉三枚、炒川椒一粒、乌梅肉二分、何廉臣验方。)调下灶马散。(蟑螂肉十只、莱菔子五钱、拌炒研服五分。)屡奏捷效。综而言之。肿胀蛊臌。皆以病状定病名他。《内经》云。治病必求其本。其本即中医所谓病源。西医所谓原因也。余临斯证。必先辨其病属何因。继必察其质性何似。更审其有无宿恙。然后权其先后之宜。对症发药。庶可药到病除。无枘凿之不入矣。至于辨证。尤在泾曰。腹胀属脾胃者。则饮食少。属他脏腑者。则饮食如常。其胀在皮肤脉之间者。饮食亦如常。其在肠胃盲膜之间者。则饮食亦少。其气亦壅塞于五脏。则气促急不食而病危矣。是故病在表者易治。在腑者难治。入脏者不治。此亦扼要之论也。

  【荣斋按】本节(夹胀伤寒)俞氏治阴水肿主张初起用麻附五皮饮,确是一个合乎理想的好方。廉臣先生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加以阐述,他说:“五皮饮加麻黄、附子、为周雪樵君首创,谓治水肿及风水肿、其人素无肝火者,投无不效。其妙处全在麻黄一味,非但开肺发汗,使水气从皮肤排泄,而其余力尤能通利水道,使水气从小便排泄;故日本医家,独推麻黄为治水肿之特效药。惟现下病家,往往畏麻黄而不敢服,就余所验,凡发风寒之汗,麻黄只用四五分至六七分即能出汗,发风水之汗,非一钱至一钱半不能出;从未犯过亡阳之弊”。

  又按:本节全文,取材丰富,它的质量超过全书的任何一节,可以说是伤寒夹症中的典型节目。俞氏把肿、胀、臌、蛊等,分析为四个单元,指出了不同的原因疗法,而重点则在“胀”以下的两个疾患。廉臣先生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举出肿、胀、臌、蛊四症的病因、证状和治法;凭借着古医学的壁垒,与顽痼的疾病展开斗争。从文本里,可以看出他老人家精力是愈战愈强,武器也越来越好。参证学说十六家,引用方剂八十三个;以将近一百个的历代医学专家的累积经验,加以分析、综合,灵活运用,勤勤恳恳,显示了二十世纪上半纪卫生任务者“博学多能”的实质,而留作我们钻研。

  第九章・伤寒夹证

  第十节・夹泻伤寒

  (一名伤寒夹泄泻)

  【因】素有脾虚泄泻。或肝邪侮脾作泻。或寒邪先中太阴。而为泄泻。或先伤食物。欲泻不畅。再感风寒。

  而犯太阳证者。

  【证】头痛身热。胸闷或不闷。溲短大便泄泻。舌苔白为中寒泄泻。舌黄而浓。胸满腹 痛。头痛身热。口粘而秽。为宿食化泻。若舌淡红。苔青白色。脘闷腹满。鸣响作痛而泄泻。得泻则腹满痛鸣响皆瘥。为肝邪侮脾化泻。再新受外感。亦头痛发热。

  【脉】左脉濡数。右脉沉弱。为寒泻。若左弦坚或弦劲。右软弱或沉缓。肝强脾弱。为肝邪侮脾。

  【治】中寒感邪。用葱豉胃苓汤。(即胃苓汤去甘草加葱豉。)夹食化泻身热。用楂曲平胃散。加豆豉、藿香、薄荷、猪苓、茯苓、泽泻。之类。肝邪侮脾。腹鸣痛泻。用扶土抑木煎。(炒白芍六钱、炒白术三钱、煨防风钱半、新会皮一钱、炒黄芩二钱、煨葛根一钱。)加豆豉、焦栀之类。

  【秀按】俞氏所分泄泻为三种。乃因先泄泻。后受风寒感邪。而病头痛身热。与伤寒自病之下利不同。

  所谓伤寒下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溏泻也。要在辨寒热而治之。庶几无差。大抵阳热之利。渴欲饮水。溺色赤。

  发热后重。粪色必焦黄。或为肠垢。所下皆热臭。脐下必热。得凉药则止。得热药愈增。阴寒之利。口不渴。

  小便色白。肢或厥冷。脉沉迟无力。必洞下清谷。或为 溏。粪色或白或淡黄。脐下多寒。三阳证下利身热。

  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其大概耳。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黄芩汤。阳明少阳合病下利。小柴胡汤加葛根、芍药。合病发热自利。则为表邪。不可例以为里证也。温热病发热而渴。小便赤色。大便自利。五苓散去桂加黄芩。热内盛而利不止。黄连解毒汤。躁闷狂乱者。三黄石膏汤。或大柴胡汤。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以太阴藏寒。或用理中汤。若寒甚逆冷。脉沉细者。理中汤加附子。若腹满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合理中汤主之。若呕者。加半夏。生姜。自利而渴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白通汤主之。以通其阳而消其阴。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借猪胆汁向导之力。以引阳药深入。服汤后。脉暴出者死。正气因发泄而脱也。脉微续者生。

  阳气渐复也。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以运脾渗水为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