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41-重订灵兰要览-第10页

。一切头风药 无 所不服,厥痛愈甚,肢体瘦削,扶策踵门求余方药。余思此症明是外邪,缘何解散不效,语 不 云乎,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本因血虚而风热入之,今又疏泄不已,乌乎能愈也。又闻 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用当归生血活血,用木通通利关窍血脉,以行当归之力,问渠能酒 乎,曰∶能而且多。近为医戒之不敢饮,因今用斗酒,入二药其中,浸三昼夜,重汤煮熟,
乘热 饮之至醉。则去枕而卧,卧起其痛如失。所以用酒者,欲二药之性上升于头也。至醉乃卧者 ,醉则浃肌肤,沦骨髓,药力方到。卧则血有所归,其神安也。有志活人者,推此用之,思 过半矣 。火郁于上而痛者,经云∶火淫所胜,民病头痛,治以寒剂,宜酒芩、石膏之类治之,又不 可 泥于此法也。又一方∶用当归二钱,川芎二钱,连翘二钱,熟地二钱,水煎六分 去 渣,以龙脑薄荷二钱,置碗底,将药乘滚冲下,鼻吸其气,俟温即服。服即安卧,其效甚速 。然此亦为血虚者设耳。
头痛六经各有见证,如太阳头痛,上至巅顶项强,腰脊必痛。阳明痛在额前,必目珠 亦痛,
便秘口渴。少阳痛在头角,口苦咽干目眩是也。太少两阴,若有痰气壅塞,清阳不升,头亦 为之痛。挟六淫之所干,所血之盛衰,皆能致痛也。
<目录>卷上<篇名>脑痛属性:脑者,髓之海也。髓不足则脑为之痛,宜茸珠丹之类治之。若用风药,久之必死。脑 为元神之府,稍受微邪,即现不支之态。《内经》谓之真头痛,旦发夕死,虽进茸珠 丹,恐亦无济于事矣。
<目录>卷上<篇名>牙疼属性:牙疼以平胃散入梅花片脑少许,研匀擦之立效。(有胃热肾虚之因,分辨明晰,庶免遗 误。平胃加片脑,仅散湿热而已。) <目录>卷上<篇名>心痛属性:《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也。洁 古云∶其治在足少阳二阴交。仲景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 四逆吴茱萸汤。
阴维为病苦心痛,若手足厥逆,危候也。
<目录>卷下<篇名>目痛属性:目赤肿痛,人知降火而不知活血,所以不得力,只用四物汤,内地黄用生,芍药用赤,
加酒蒸大 黄,赤茯苓、薄荷叶治之甚妙,此戴复庵法。又云∶早晨盐汤下养正丹二三十粒。又云∶若 眼赤 久而不愈,用诸眼药不效,早用苏子降气汤下黑铅丹,临卧则以消风散下三黄丸,日中则以 酒调黑神散,此数药不独治久赤眼,诸眼皆治之。
降火必兼活血,发前人所未发。若不活血,寒仍凝涩,火何由而降。气血流通,火亦随 之而降矣。
<目录>卷下<篇名>口糜属性:经云∶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宜以清凉之剂利小便,用五苓、导赤散 ,却合 服之神效。又云∶少阳之火气内发热,上为口糜。则又当用苦寒之剂也。
如二法不效,则宜炮姜之类反佐之。
<目录>卷下<篇名>身重属性:身重之症,时师止知燥湿,而不知补虚。《素问·示从容论》篇。历言肝虚、肾虚、脾 虚,皆令人体重烦冤,足知身重乃虚症也。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消息与之。正所虚则 邪易侵感,治标不治本,非法也。
<目录>卷下<篇名>胁痛属性:《九灵山房集》云∶昔钟姓者一男子,病胁痛,众医以为痈也。设诸香、姜、桂之属益 甚。
项彦章 诊其脉告曰∶此肾邪病,法当先温利而后补之,投神保丸,下黑溲痛止。即令更服神芎丸。
若疑其太过。彦章曰∶向用神保丸,以肾邪透膜,非全蝎不能导引,然巴豆性热,非得芒硝 、
大黄荡涤 之,后遇热必再作,乃大泄数次病已。项彦章所以知男子之病,以阳脉弦,阴脉微涩,弦者 痛也 ,涩者,肾邪有余也。肾邪上薄于胁不能下,且肾恶燥,热方发之,非得利不愈,经曰∶痛 随利 减,殆谓此也。房劳过度,肾虚羸怯之人,胸胁之间,每有隐隐微痛,此肾虚不能约,气虚 不能生 血之故。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既虚则鲜有不滞者。所 以作痛,宜用破故纸之类补肾,芎、归之类和血,若作寻常胁痛治,则殆矣。
当辨左右气血而施治,痛在左,肝火挟气也。痛在右,脾火挟痰食也。治从润肺柔肝,
而得捷效,乃肝移邪于肺之明证也。
<目录>卷下<篇名>腰痛属性:腰者,肾之所附,肾气虚而邪客之,则能作痛。邪者,风热湿燥寒也,大抵寒湿多而风 热少,有 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风伤肾而痛,其脉必带浮,或左或 右,痛无常处 ,牵引两足,宜五积散。每服加防风五分,或加全蝎三个尤好,小续命汤、独活寄生汤,皆 可选用 ,仍合三仙丹。杜仲姜汁炒研末,每一钱空心温酒调服,名杜仲酒,治肾气腰痛,兼治风冷 为患。
伤湿而痛,如坐水中,盖肾属水,久坐水湿处,或为两露所着,湿流入足太阳经,以致腰痛 ,其 脉必带缓,遇天阴或久坐必发,身体必带迟重,宜渗湿汤主之。不效。宜肾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