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烦者,宜用牛黄散。但上焦热,无他症者,宜用桔梗汤。中焦有湿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藿、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中焦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

  脏腑热极,大便闭结者,宜用大黄牵牛散。若病久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肠 下血,骨蒸痿弱,四肢无力,不能运动者,此久热骨蒸也,病在下焦肝肾,宜养血益阴,热能自退,当归、生地合钱氏地黄丸之类。如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宜用牛黄膏以宣解之。如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宜用当归承气汤下之。若两胁肋热,或一身夜热,或日晡肌热者,皆为血热也,四顺饮子主之,若小便闭而不通,脐下状如复碗,痛闷不可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三焦气不化也,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令气通达,小便自通。此守真之论温热也。

  李氏此事难知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木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此东垣之论温热也。

  朱氏脉因证治云:因房劳辛苦之过,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厉之气,严寒之毒,中而即病,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皆热不得发泄,郁蒸于内,遇感而发,虽曰伤寒,实为热病,死症甚多。

  (一)温病二三日,体热腹满头痛,饮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二)温病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劲,十二日死。

  (三)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痛,目不赤,身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四)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五)温病厥汗出,肾脉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六)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

  (七)热病七八日,不汗躁狂,口舌暴燥焦黑,脉反细弱、或代者死。

  (八)热病得汗,脉躁者死,脉转大者死。

  (九)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不汗者四日死。

  (十)热病脉涩小疾,腹满膨胀,身热不得大小便死。

  (十一)热病脉浮大绝,喘而短气,大衄不止,腹中疼死。

  (十二)热病脉浮洪,肠鸣腹满,四肢清,注泄死。

  (十三)热病脉绝动疾,便血,夺形肉,身热甚死。

  (十四)热病脉小疾,咳喘眩悸,夺形肉,身热死。

  (十五)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视不见者死。

  (十六)热病脉转小,身热甚死。

  (十七)热病脉转小,身热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缝,躁扰不卧死。

  (十八)热病呕血,咳而烦满,身黄腹胀,泄不止,脉绝死。

  (十九)热病螈 ,狂走不能食,腹满,胸痛引腰脊,呕血死。

  (二十)热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死。

  (二十一)热病在肾,口干渴,舌燥黄赤,日夜饮水不知,腹大胀尚饮,目无精光者死。

  (二十二)热病喘咳唾血,手足腹肿,面黄,振栗不言,名肺绝死,丁日死(后仿此)。

  (二十三)热病头痛,呕宿汗,呕逆吐血,水浆不入口,狂妄,腹大满,名脾绝死。

  (二十四)热病烦满骨痛,嗌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笑而哭,名心绝死。

  (二十五)热病僵卧,足不安地,呕血,血妄行,遗屎溺,名肝绝死。

  (二十六)热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气,目视不明,汗如珠,名肾绝死,此丹溪之论温热也。

  王氏溯洄集云:伤寒,以病因而为病名:温病、热病,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病名。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伏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伤寒,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风寒在表,而表气受伤故也;后发之温病、热病,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重在风寒新中,而表气亦受伤故也。若无新中之风寒,则无恶风恶寒之证,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如此,则知热病亦如此。……且温病、热病,亦有先见表证而后传里者。盖伏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遂复还里而成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