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19-遵生八笺-明-高濂-第82页

洞神玄诀》曰:“上虫居上丹田,脑心也,其色白而青,名彭居。使人好嗜欲凝滞,学道之人宜禁制之。”万端齐起摇子心。常思饮膳味无穷,想起心生若病容。学道者,不得内行扶身,却为三虫所惑乱也。
二者中虫住明堂,《洞神玄诀》曰:“中虫名彭质,其色白而黄,居中丹田。使人贪财,好喜怒,浊乱真气。”遣子魂梦神飞扬。或香或美无定方,或进或退难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卧败谷粮,子若知之道自昌。怡然不易,其道自成也。
三者下尸居腹胃,下尸,其色白而黑,居下丹田,名彭矫。使人爱衣服,耽酒好色。令子淡泊常无味。若常守淡泊,三尸既亡,永无思虑矣。静则心孤多感思,挠则心烦怒多起。服气未通,被三尸虫较力,或多怒,或多悲思,或多嗜滋味。使人邪乱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虫弃。
得见五牙九真气,五牙为五行气,生子五脏中。五牙咸恶辛酸味。若五味不绝,五脏灵气不生,终不断思欲想。为有三虫镇随子,尸鬼坐待汝身死,何得安然不惊畏。
三尸之鬼,常欲人早终,在于人身中求人罪状,每至庚申日白于司命。若不惊不惧,不早修炼形神,使年败气衰,形神枯悴,纵使志若松筠,亦复无成矣。
劝子将心舍烦事,静持心神,止舍烦务。超然自得烟霞志。超然洞悟,烟霞之畅,在乎目前。
咸美辛酸五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但是五味入牙,皆通于两眼之穴,散沾于百脉之内。致令六腑神气衰,百骸九窍不灵圣。九仙真气常自灵,三虫已死复安宁。由子运动呼吸生,神气若足,呼吸运动,兴起云雾,自然得成,隐化无滞。居在丹田内荧荧。服气成者,居在丹田中,凝结若鸡子,炳焕,肌肤坚白,筋骸清劲。
地府除籍天录名,坐察阴司役神明,内合胎仙道自成。入胎息至五百息,当入异境,地籍除名,三天录仙;至千息,魂游上境。胎息真仙食气得,却闭真气成胎息。
服气二百日,五脏虚疏,方可学入胎息,准九天五神。《经》云:“先须密室无风,厚软毡席,枕高四指,才与身平。求一志人,同心为道侣,然后捐舍心识,握固仰卧,情无所得,物无所牵,灵气渐开,心识怡然。初闭息,经十息至五十息,至百息,只觉身从一处,如在一房中。只要心不动移,凡一日一夜十二时,都一万三千五百息。”故《太微升玄经》云:“气绝曰死,气闭曰仙,魄留守身,魂游上天。”至百息后,魂神当见其魄,缘是阴神常不欲人生耳。
羽服彩霞何所得,皆自五脏生云翼。蝉为饮气乘露,故生羽翼;人服元气,而天衣不碍于体。
五脏真气芝苗英,《太华受经》曰:“元气含化,布成六根,吉凶受用,应行相从。内气为识,胎气为神,子能胎息,复还童婴。反魂五脏之始,先布于水,内有六腑,外应六根。”
肝主东方其色青。《五纬经》曰:“肝主于木,生于水,克之于土,来自东方,其色苍。”当存想青气出之于左胁,但六时思之不辍,当见此气如青云。用此气可治一切人热疾,时行臃肿,疥癣急嗽。但观病人疾状,量其浅深,想此气攻之,无不愈者。如观病人肝色枯悴,不可治也。子但闭固千息经,青气周流色自成。胎息经千息为内养,此气青色,当自凝结。
心主南方其色赤,服之千息赤色出。《五纬经》曰:“心主于火,生之于木,克之于金,来自南方,其色赤。”每日午时,想赤气在心,大如鸡子,渐渐自顶而出自散。咒曰:南方丙丁,赤龙居停,阴神避位,阳官下迎。思之必至,用之必灵。如此三咒之。能常行此气,存想五十日不阙,当为赤气,如火光自见。用此气可治人一切冷病。当用气攻之,若病人面色带青,即不治。
肺主西方其色白,服之千息白色极。《五纬经》曰:“肺主于金,生之于土,克之于木,来自西方,其色白。”每至丑时,存想肺间有气,状如白珠,其光渐渐上注于眉间。后乃咒曰: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腑,化为肺神。见于无上,游于丹田,固护我命,用之成仙。急急如律令。存念一遍。如此四十九日,肺中有气如白云自见。此气照地下一切宝物,及察人善恶。如寒,用心气,缘是火气。如热,用肾气,缘是水气。不辨用气,即无效也。
脾主中央其色黄,服之千息黄色昌。《五纬经》曰:“脾主于土,生之于火,克之于水。”闭气千息,不敢伏藏,存想黄气,但一念一想,不限时节,亦无咒。其脾藏存之四十九日,自见此气。已后能用,可能自蔽形影。
肾主北方其色黑,服之千息黑色得。《五纬经》曰:“肾主于水,生之于金,克之于火。”此五牙神气,但至五更初,各存想气色都出于顶上讫,即止。亦不假一一别存想,只是较迟,满百日,方有效验也。
驱役万灵自有则,服气,心志正,兼行内行,内外相扶,一年后应,是人间鬼怪精魅,及土地神祇并不敢藏隐。所到去处,地界神祇随卫道者,阴司六籍善恶具知。乘服彩霞归太极。
《胎息伏阴经》曰:“内息无名,唯行想成,若不行戒,行入胎息,未得合神。”《太微灵隐书》曰:“凡人入胎息,游人间,行尸解术,随物所化,故有托衣衾所化者。”常以庚辛日,取庚时,于一凈室内,焚名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