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19-遵生八笺-明-高濂-第35页

片收之,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涂面及身,光白如玉。”
“是月二日,收桃叶晒干,捣末,井花水服一钱,治心痛。”
《岁时记》曰:“上巳日取黍面和菜作羹,以压时气。”
《月令图经》:“上巳日可采艾并蔓菁花,以疗黄病。”
《琐碎录》曰:“三月三日,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坐卧处,可辟虫蚁。”
又曰:“是日取苦楝花,无花即叶,于卧席下,可辟蚤虱。”
“是月采桃花未开蕊,阴干,与桑椹子和腊月猪油,涂秃疮神效。”
《琐碎录》曰:“是月羊粪烧灰存性,和轻粉、麻油,可搽恶疮。”
“清明日日未出时,采荠菜花,候干作灯杖,可辟蚊蛾。”
“清明日三更,以稻草缚花树上,不生刺毛虫。”
“是月初三日或戊辰日,收荠菜花、桐花、芥菜,藏毛羽衣服内,不蛀。”
《济世仁术》曰:“三月三日鸡鸣时,以隔宿炊冷汤洗浇瓶口及锅灶饭箩一应厨物,则无百虫游走为害。”
《山居四要》曰:“清明前二日,收螺蛳浸水,至清明日,以螺水洒墙壁等处,可绝蜒蚰。”
《济世仁术》曰:“三月辰日,以绢袋盛面,挂当风处,中暑者,以水调服。”
《法天生意》曰:“三月三日,采桃花浸酒饮之,除百病,益颜色。”
又曰:“清明前一日,采大蓼晒干,能治气痢,用米饮调服一钱,效。”
《济世仁术》曰:“寒食日水浸糯米一二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漉起晒干,炒黄,水调涂,治跌打损伤及恶疮,神效。”
“三月三日,采夏枯草,煎汁熬膏,每日热酒调吃三服。治远年损伤,手足瘀血,遇天阴作痛,七日可痊,更治产妇诸血病症。”
“三月三日,取羊齿烧炭,治小儿羊痫寒热。”
《万花谷》曰:“初三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
“是月二十日,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二十七日沐浴,令人神气清爽。”
《本草》曰:“是月上寅,采甘菊苗,名玉英。六月上寅,采梗,名容成。九月上寅,采花,名金精。十二月上寅,采根,名长生。收四味为末,用成日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身轻润泽,一年发白再黑,二年齿落更生,三年返老还童。”
《齐人月令》曰:“采何首乌,赤白各半,米泔水浸一宿,同黑豆饭锅上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茯苓三分之一,炼蜜为丸,酒下一二钱。百日后,百疾皆除,长年益寿、多子。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何首乌内,有生如鸟兽并山石形象,极大者,乃珍品也,服之成仙。”
《居家必用》曰:“三月三日取鼠耳草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拌,以压时气。即茅香草,俗呼为鼠耳草,可染褐色。”
“三月四月中,采山谷内新长柏叶、松针、或花蕊,长三四寸枝,阴干,细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常于月之朔望清晨,烧香东向持药入十一丸,咒曰:神仙真药,体全自然,服药入腹,益寿延年。盐汤或酒下。服讫,忌食五辛。若要长肌肉,加大麻、巨胜。要心力健壮,加人参、茯苓。用七月七日露水和丸,尤佳。”
《齐人月令》曰:“是月上辰日,采枸杞,四月上巳日服之。松花酒:取糯米淘极凈,每米一斗,以神曲五两和匀,取松花一升,细碎蒸之,绢袋盛,以酒一升,浸五日,即堪服。任意服之。”
《千金方》:“是月入大山,背阴不见日月松脂,采炼而饵之。百日,耐寒暑,补益五脏。”
《云笈七签》曰:“商陆如人形者,杀伏尸,去面黯黑,益智不忘,男女五劳七伤,妇女产中诸病。右用面十二斤,米三斗,加天门冬末酿酒,浸商陆六日,斋戒服之。颜色充满,尸虫俱杀,耳目聪明,令人不老通神。”
“三月上巳,宜往水边饮酒燕乐,以辟不祥,修(禾契)事也。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新火,以取一年之利。”
《真诰》曰:“是月十一日拔白,十三日拔白,永不生出。初一初十日,拔白生黑。”
《是月取百合根晒干,捣为面服,能益人。取山药去黑皮,焙干,作面食,大补虚弱,健脾开胃。”
《灵宝经》曰:“是月三日,修荡邪斋。”
“是月初六初七日沐浴,令人神爽无厄。”
《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
“洛阳上巳日,妇人以荠花点油祝之,洒入水中,若成龙凤花卉状者则吉,谓之油花卜。”
《酉阳杂俎》曰:“三月心星见辰,出火,禁烟插柳谓厌此耳。寒食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踘之戏以动荡之。”
《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疗百病。”
《家塾事亲》曰:“是月采桃花未开者,阴干,百日,与赤桑椹等分,捣和腊月猪脂,涂秃疮,神效。”
《万花谷》云:“春尽,采松花和白糖或蜜作饼,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
三月事忌
“季春之月,不宜用卯日卯时作事,犯月建,不吉。”
《云笈七签》曰:“是月勿久处湿地,必招邪毒。勿大汗,勿裸露三光下,以招不祥。勿发汗以养脏气。勿食陈葅,令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