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19-遵生八笺-明-高濂-第115页

r>《二王帖》 【宋许提举刻于临江,模勒极精。】
《群玉堂帖》 【宋韩侂冑刻,所载前代遗迹最多,后有宋人书。】
《蔡州帖》 【蔡州重摹《绛帖》上十卷。出于临江《潭帖》之上。】
《彭州帖》 【重刻历代法帖,不甚精采,纸类北纸。】
《鼎帖》 【石硬,而刻手不精,虽博而无古意。】
《钟鼎帖》 【宋薛尚功编次钟鼎卣彝古铜器铭二十卷,刻于九江府库,临摹极工,甚有古意。今多聊便抄录作十卷,以市于入。】
《四声隶韵》 【书法极工,略似妩媚。传云石刻于琉球,其拓法纸色绝佳。】
《玉麟堂帖》 【宋吴琚模刻,秾而不精,多杂米家笔法。】
以上诸帖,存者十无一二矣。《阁帖》翻本,以泉州为佳,宋拓《泉帖》亦不可得。泉州今刻,何啻天渊哉?又如周国所刻东书堂模刻《阁帖》,而增入《兰亭叙》文,并宋人书,尚有雅趣。近复翻刻,其去周国又远甚矣。他如《濯锦堂帖》十卷,拓法刻手不佳。《宝贤堂》十二卷,模刻亦工,不快众议。近如吴中潘氏顾氏所刻《阁帖》,较时本为佳。吴人又重模刻,乱真矣。又见南都新刻《阁帖》,书林称善。近复有翻本,纷杂迨甚。先年曾见书客舒伯明辈翻刻《阁帖》一种,极其精善,但少自然,欲求逼真故耳。惜乎止拓数册,而毁其刻板。将故纸蝉翅拓法,假宋《阁帖》,每册得售百金,虽大赏鉴家亦堕术内。毁板之意,欲人不得指以为新,而无迹可比方耳。又见一帖,不知何刻,其编次之法,似甚得理,以帝王之帖作一帙,以宣尼古篆作历代名臣法书之首,以五卷内王坦之、王凝之、智永、诸王列于献之帖后,乃诸帖所未见者。古今碑刻传布海内何啻千万,而《格古要论》中以两都十三省碑刻款列为博,似亦窄矣。余向游燕中,时与王麟洲、梁浮山诸老,伙拓西山并内近碑刻,计余所得,大小约有二三百种,尚云未尽。即《法华》七卷,俱有碑刻。以此计之,天下可胜数哉?吾人学书,当自上古诸体名家所存碑文,兼收并蓄,以备展阅。求其字体形势,转侧结构,若鸟兽飞走,风云转移,若四时代谢,二仪起伏,利若刀戈,强若弓矢,点摘如山颓雨骤,而纤轻如烟雾游丝,使胸中宏博,纵横有象,庶学不窘于小成,而书可名于当代矣。余以《书谱》所评历代神品、妙品、名家碑刻录以备考。
草书要领 【五卷,集晋草书,为初学法。】 草韵 【三种,各五卷,宋元刻,吴中重摹。】
周秦汉碑帖
秦泰山碑 【李斯篆】 周石鼓文 【史籀篆】
峄山碑        朐山碑
章帝草书帖      秦誓诅楚文
蔡邕夏承碑      郭有道碑
九疑山碑       石经隶书
边韶墓碑       师宜官八分书
仙人唐君碑      张公庙碑
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  刘耀井阴碑
尧母祠碑       北岳碑
郭香察隶华山碑    张平子墓铭 【崔子玉书】
魏碑帖
锺元常贺捷表     太飨碑
文皇哀册文      受禅碑
刘玄州华岳碑     上尊号碑
吴碑帖
王增恕延陵季子二碑  吴国山碑
晋碑帖
王右军兰亭记     笔阵图
黄庭经        金刚经 【僧怀仁集右军行书】
乐毅论        草书心经
集王圣教序      周府君碑
北岳醮告文      东方朔颂
集右军书牡丹诗    洛神赋 【较大令书稍大】
告墓文        大草书兰亭 【恐非真迹】
集右军书绛州重修夫子庙堂碑  
裴(方隹)碑     集右军书摄山寺碑 【智永集】
兴福寺碑集书     临钟繇宣示帖
平西将军墓铭     集右军书梁思楚碑
改高楼碑       杨承源碑 【集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书】
王涣之陀罗尼经幢   羊祜岘山碑
包府君碑       集右军书建福寺三门碑   
宋齐梁陈碑帖
宋文帝神道碑     齐倪桂金庭观碑
齐南阳寺隶书碑    梁茅君碑 【张泽书】
梁陶弘景瘗鹤铭    刘灵正堕泪碑
魏齐周碑帖
魏裴思顺教戒经    北齐王思诚八分蒙山碑
后周大宗伯唐景碑 【欧阳询书】
肖子云章草出师颂   天柱山铭
隋碑帖
隋薛道衡书朱厂碑   张公谨书龙藏寺碑
魏瑗书上方寺舍利塔铭  
史陵书禹庙碑     虞世南书阴圣道场碑
开皇三年刻兰亭记 【绝妙诸本】  
唐碑帖
唐太宗书魏征碑    李邕书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碑      卢府君碑
僧智永真草千文    陀罗尼经
玄度十八体书     僧亚栖千文
李阳冰篆先侍郎碑   张旭草书千文
郎官帖        僧怀素三种草书千文
入市诗        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