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白术易黄芩,(名白术芍药汤)脾湿水泻身重 饵。(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为病,故不可 离于芍药。若不受湿,不能下痢,故须用白术。”又曰∶“若四时下痢,于芍药、白术内,春 加防风,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类<篇名>〔附〕芍药汤属性:(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
芍药(一两) 归尾 黄芩 黄连(各五钱) 大黄(三钱) 木香 槟榔 甘草(炙 各二钱) 桂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类<篇名>〔附〕导滞汤属性:(刘完素方) 治前证兼渴者。
芍药汤去桂、甘草,加枳壳。
芍药汤中芍药君,(重用芍药为君,泻木安土。)香连芩草桂将军,(大黄号曰“将军”)
槟榔 而加 痢皆 溪《
滞(
不得宣 而行之 之。大 重,气 连清热 归、阿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类<篇名>〔附〕东风散属性:(姜体干方) 治一切痢疾,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以及里急后重,腹痛噤口 咸宜服之。
黄芩 白芍 当归 槟榔 枳壳 青皮(炒) 浓朴(炒各一钱) 木香(煨五分) 甘 草(三分)
东风散(东风和畅,主生长万物。此剂和平而却有起死回生之效,故取以名方。)用芍 甘青,
药当煨制 煨制,如 疟兼侵。(
肢冷虚 附生研 桃仁一 纯血 后重 禁。
痢 肠胃,蒸腐 补,致湿热 传心秘,加 生所着,未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类<篇名>〔附〕治痢奇方属性:(叶应昌《袖中金》) 治噤口下痢,纯血秽腐,身热脉大,大孔如竹筒,诸般恶证,
并可主之。但恐服之已迟,毒邪攻坏脏腑,则难救耳。
黄连(酒炒六分) 赤芍药(酒炒一钱) 木香(煨三分) 青皮(醋炒) 枳壳(麸 炒) 槟榔(各 花(酒洗三分) 桃仁(去 草(炙五分) 水煎服。
如痢初 四分,诸药 白术(土炒)
治痢奇方出叶氏,东风散里加红花,桃仁黄连地榆炭,(此方即东风散加味)青出于蓝 尤足夸 方中 攻邪 痢身 治痢,
云∶此 邪气 亦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篇名>五苓散属性:治太阳病发汗后,汗出恶寒,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 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此主之。通治水肿,霍乱身疼,胸 脐下悸,吐涎,头眩等证。此利水之祖方也。
猪苓 茯苓 白术(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五钱) 为末,以白饮和服 方寸匕,日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篇名>〔附〕辰砂五苓散属性:(汪 庵《医方集解》) 治暑热。
五苓散加朱砂。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篇名>〔附〕苍术五苓散属性:治寒湿。
五苓散加苍术。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篇名>茵陈五苓散属性:治黄胆。
五苓散加茵陈蒿。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篇名>〔附〕春泽汤属性:(汪 庵《医方集解》) 治无病而渴,与病瘥后渴者。
五苓散加人参。(再加甘草,亦名春泽汤。)
五苓散治太阳腑,(王好古《此事难知》曰∶“五苓散为下药,乃太阳里之下药也。太阳 高 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小便利者,不宜用。”)桂术泽泻猪茯苓,多饮暖水取微汗,双解表 解也。服后多饮暖水,取其气散营卫,令得似汗而表里双解矣。)小便不利而渴饮,饮蓄胸 中水气停。(胃中干燥而渴饮,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宜白虎汤。小便不利而渴饮,此蓄水 也,利水则愈,宜五苓散。)水入即吐名水逆,(胸中有水,则不能容水,故水入则吐。水入 合看益分明。(按∶五苓证,一则曰“伤寒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一则曰“中风发热 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二条合看,益知五苓为利水而设,非治烦渴也。)故用五苓(散)
通水道,不然烦渴岂堪烹。(水气蒸腾,为烦,为渴,与五苓以利水,水去则烦渴 治病必求其本也。若烦渴非因水气者,岂五苓所可治哉!)身疼霍乱分寒热,表里阴 行。(霍乱身疼,须分寒、热二证∶若热多欲饮水者,宜五苓散和太阳之表里;若寒 水者,宜理中丸理中脏之阴阳。)若以桂枝更肉桂,(此本一方二法。治伤寒用桂枝,
用肉桂,乃有表无表之分。)吐涎眩悸水邪听。(脐下悸,吐涎沫,水气自下而上逆头 精气不布于上也。惟利其水,则眩悸吐涎悉愈。)水邪内着诚能却,外溢肌肤肿亦灵 治内着之水,诚为合度,即里水外渗于肌肉而为肿满者,亦灵。)除桂名为四苓散,
渴服之宁。(周扬俊曰∶“但小便不利而渴,只用四苓足矣。”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 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辰砂清热苍除湿,黄胆茵陈 (五苓散加辰砂清热,名辰砂五苓散,加苍术胜湿,名苍术五苓散,加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