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肉15克鸡子黄1枚5剂。嘱忌辛辣,禁房事。复诊:带净,寐安,唯腰膂仍感酸楚,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继投六剂,所患诸恙尽廖。

(陈予舟等整理)周兰若先生治疗带下经验介绍,江苏中医8:31,1965)

例四张x。肝燥血虚,气机失调。干呕暖气,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舌白胖。以和中调气治之。焦白术9克旋复花4.5克生白芍9克偎木香2.4克云苓15克当归身6克生石决明18克代储石12克绿梅花3克厚杜仲12克竹茹4.5克(沉香0.9克拌炒)橘叶4.5克陈皮4.5克佛手4.5克

(王震诒述:王芹生先生妇科经验简介,《上海中医药杂志》8:21,1963)

例五胡某,38岁,已婚。初诊

(6月23日):曾生三胎,小产两次。1963年2月间第二次小产后,发热四月余未退,经医院注射抗菌素治疗无效。刻下胸闷潮热,腰酸肢楚,精力疲乏,带下似脓,有秽味,并时带红。经检查为盆腔炎。据述此次小产后即行避孕,月经三个月未来,小腹隐痛,阴道流出脓汁带有臭味,小白中亦混有血丝,口干潮热。脉细数,舌苔薄黄。辨证: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治法:养阴清热。方药:鲜生地30克红藤15克川柏9克知母9克甘草梢4.5克淮山药9克丹皮9克茯苓9克山萸肉9克椿根皮12克复诊:上方加减,自9月底至10月15日,服用半月后,潮热消失,秽带减少,尿血亦止,腹部已感轻快,惟尚感精神疲惫,大便燥结不畅,治拟健脾固肾,兼清余邪。黄芪9克白术6克陈皮6克生地12克菟丝饼9克山萸肉9克苁蓉9克黄柏9克茯苓9克白槿花9克甘草梢4.5克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朱小南医案)

【评按】带下有二义,一是泛指妇科病;一是指阴道经常流出较多粘腻液体的病证,即王太仆所谓“女子阴中绵绵下也”。这里所指的是后者,根据其不同的颜色,有白带、黄带、赤带等多种名目,病因以脾虚、肝郁、肾虚、湿热最为多见。

例一由脾肾虚所致,白带增多如水样,胃纳差,唇舌淡。用健脾固肾、收敛止带法,其中重用岗稔根,能加强收敛止带作用,为罗氏的经验用药。

例二为湿热带下,初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泻火化湿,次以丹栀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和营,兼清余热。方中有白鸡冠花,《孙天仁集效方》谓其善治白带,也是叶氏的经验用药。

例三赤带,《妇科玉尺》云:“赤带多因心火时炽不已,久而阴血渐虚,中气渐损而下赤矣”。此案兼有房室不节,肾阴不足,故治以滋阴凉血、清心安神为大法。治法的当,立方照顾亦较全面。

例五赤白带下,由肝燥血虚,气机失调所致。治以和中调气为主,气血兼顾。其方既治带下,又疗干呕、暖气、少腹作胀诸证。标本同治,方亦灵动。

例六带下似脓,小腹隐痛,腰酸肢楚,口干潮热,症属湿热内蕴,阴虚火旺

(西医诊为盆腔炎),治以清热养阴为主,后治以健脾固肾、清理余邪等法,对盆腔炎之属湿热型者,朱氏治法可供借鉴。

(七)恶阻

例一郭××,女,成人,已婚。病历号38817

(301医院)。初诊日期:1959年6月18日。现妊娠一个半月,停经30天即有泛恶呕吐,近四天加重,不能进饮食,呕吐黄水。头晕,大便干燥,舌苔薄腻,根微黄垢,脉软滑微数。辨证:肝胃气逆,痰浊不降。治法:和肝胃,降痰浊。方药:北秫米12克清半夏9克2剂。6月20日二诊:入院后,服药仍吐,心中烦热,口干且苦,但喜热饮,胃脘作痛,少腹胀坠,舌苔淡黄腻,根微垢,脉左细弦数,右滑数,病因痰湿中阻,胃浊不克下降,治以益气温中,化痰降浊。党参3克干姜3克清半夏3克三味研未,早晚各服1.5克,月艮前再加生姜汁四滴,调和徐服。、服上药后,呕吐止,诸恙渐安,以后未再服药。

(《钱伯煊妇科医案》)

例二姜××,女,31岁。门诊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4年8月21日患者闭经50天,近日来恶心、呕吐、厌食,胸闷腹胀,妊娠试验阳性,血压100/60毫米汞柱

(过去有血压偏低史)。舌质尖红,周边有齿痕。脉沉细弦。辨证: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冲气上逆)。洽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药:霍香9克苏梗6克陈皮6克砂仁4.5克半夏6克白术9克木香3克生姜汁20滴上方服3剂后,恶心呕吐已止,食纳增加,基本痊愈。

(《刘奉五妇科经验》

【评按】恶阻为妊娠期常见病,其所以发生呕恶、眩晕、恶闻食气者,由于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

例一属肝胃气逆,痰浊不降。钱氏宗《内经》治法,以半夏秫米汤和肝胃、降痰浊。鉴于患者苔淡黄腻,痰浊中阻,阳气失宣,后用《金匮要略》之干姜人参半夏丸

(人参以党参代,丸剂改为散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