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辨证录
书名:辨证录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九流莫难于医,亦莫慎于医,盖人之性命所攸关也。是必奉其传于名师,穷其
理于素习,小其心于临时。一遇其人之病,先审其人之气质,按其人之性情,据其人
之居处、服习,循经辨络,以得其致病之原与夫病之所在,然后随节气,就方舆,
切脉对症而投之以药,无不有随手而效焉者也。顾自张仲景以后,名医代出,其所
着述,几于汗牛充栋。后之学人,于茫茫大海中,非埋首读书、潜心味道、得名师
之指授,而能知三昧者盖寡。余少留心于方书,稍稍知本草,每有疾而不轻服药,
惟恐庸医之误也。
兹奉圣天子命抚粤东。粤东山海 区也,在天文星躔鹑火,其气多燥,而又
近于大海,群山叠抱,其间,溪涧泉窦,莫非潮湿也。以天燥地湿之乡,而人之生
于其中者,苟不自谨,立即致病。其气之壮者,感之轻而发之速,固可不药而愈。
然疾甚者必延医,讵知粤东之医,其能记诵《汤头》,耳熟《脉诀》、者,十无一二,
甚而不解《内经》为何文,《条辨》为何意。略知药性,拘守陈方,究之胸中不
通,指下不明,是以投之剂而多死。今夫病之寒热,有表里之分焉,有疑似之别焉,
有浅深、主客之攸殊焉。其于似热症者辄投凉剂,岂知凡感于寒则为病热,寒郁则
热盛,须温以解者,而凉剂直利刃矣;于似寒症者辄投暖剂,岂知食重内蒸,热极
反寒,六脉全伏,须下以解者,而暖剂尤利刃矣。更可骇者,不论其人之形气与天
行之节候、致病之根源,而擅用桂、附、人参,以为能用贵药者为通方、为老手,
而不知杀人于三指,而卒不自认其罪者,莫若此等庸医之甚也。余抚粤未及三载,
而闻医之杀人者不可数计,殊悯粤人之甘心送命于庸医而不自知也。比山阴余子
庵来粤,携函秘藏《辨证录》一书,余假一观,真有仲景诸公所未及者,而辨证折
衷补求,诚为仁人济世寿物之至宝。即为捐俸授梓印本普行,愿吾粤之医家熟读精
思,悟其今之所是,故不惮琐琐以为之序。
\x大清雍正三年岁次乙巳中 钦命巡抚广东等处地方\x
\x提督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宁年希尧撰\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医,小道也,而益于民生者甚大。习医,曲艺也,而关于民命者最深。岐黄以
下,代有名贤,其间,着书立说以传于世者,千百年来不啻汗牛盈栋矣。然而,意
见各别,言论参差,求能去糟粕、掇菁华、更相表里,若出一人之手,不少概见。无
惑乎医道之难明,而医门之贻祸匪浅也。余于斯术,夙所未娴,迩年屏弃尘事,颇
爱闲居,尝检东垣李氏、丹溪朱氏之书,排遣寒暑,反复寻绎。一主清凉,一主温
补,以故宗朱者 李,宗李者 朱,两家考难,犹如水火。愚窃谓药性有温凉,病
症亦有虚实,参观互取,不惟可以相通,兼可以相济,则证之疑似,不可不亟辨也
彰彰矣。庚午秋间,汉川友人客于邗上,假馆小斋,业工医术。因举平日疑义相质,
乃为予条分缕晰,洞开胸臆,而于证候一节,尤有发明。询其所传,则会稽陈子远
公也,叩其所读之书,亦即陈子自着《辨证录》一编也。予索观焉,即启箧笥,
抄本持赠。展阅数过,凡辩论证候,别具新裁,实能阐扬《灵》、《素》所未备。亟
商付梓,公诸当世。客欣然笑曰∶此予与陈君有志未逮者也,若果行此,厥功懋矣。
于是汇辑全稿,细加厘订,卷分一十有二,门分九十有一,脉诀、外科、幼科以次
类附焉,越期年而告竣。陈君笃实君子也,自言授受之际,踪迹甚奇,要皆救世婆
心,而非故为大言以欺人者,学人服膺。是编穷其辨证之精微,究其制方之妙旨,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毋按图而索骥,刻舟而求剑,是则陈君之矢念也夫,抑予
之所浓望也夫。
\x时维\x
\x乾隆十二年秋八月望后六日天都黄晟别号退庵书于槐荫草堂\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余素不知医。二十年前家居时,见戚里中多为庸手所误,每戒病者,勿轻延医,
勿轻服药。嗣于家表兄宗之山处,得见陈子远公所着《辨证录》,试之无不奇效。知
其书自浙得来,惜其为抄本,无以广其传也。十六年,余官于浙,亟求是书,乃得
黄退庵刻本。奉使来滇,置一部于行箧,试之亦无不奇效。惜其板之在浙者,久经
散失,窃欲付梓以广其传,而独力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