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为《原病式》,偏言 盛气实邪,俱归重于火者十之七八,至于不及虚邪,全不相顾。又云∶其为治,但当泻其过甚之气,不可 反误其兼化。立言若此,虚者何堪?如病机大要,各司其属。其在太过所化之病为盛。盛者,真气也。其 在受邪所化之病为虚。虚者,假气也。故有其病化者,恐其气之假,故有者亦必求之。无其病化者,恐 其邪隐于中,凡寒胜化火,燥胜化风,及寒伏反躁,热伏反厥之类,故无者亦必求之。其病之化似盛者,
恐其盛之未的,故盛者亦必责之。其病之化似虚者,恐其虚之未真,故虚者亦必责之。此一十六字,为病机 之要,今全去之,犹有舟无操舟之工,有兵无将兵之帅矣。实智士之一失也!
<目录><篇名>论怪病多属痰属性:孙真人言人身之病,四百有四。其载之《素问》、《灵枢》者,病能已详八九。而病邪之来,外不过 风、寒、暑、湿、火、燥六淫之气,内不过喜、怒、忧、思、惊、恐、悲七情之伤,变现于十二脏腑、经 络、皮毛之间而为病。病亦安有所谓怪也?即有云怪病者,如人入庙登冢,飞尸、鬼击、容忤,亦由本 人气血虚弱,邪乘虚入,见为谵妄邪祟,若有神灵所凭,而为怪耳!故《灵枢》亦有黄尸鬼、青尸鬼、白 尸鬼、赤尸鬼、黑尸鬼之症,何一非五脏素虚,而为之见形也。庸工不晓病机,一遇不识之症,辄谓怪 病,即以痰为推测,而曰∶“怪病多属痰”。夫痰,非病也。人身无痰,痰本身之津液,岂得指痰为怪以藉 口?虽王隐君着痰病,见症种种,亦不过推原痰之变化不测,而未尝以为怪也。其以怪病而多属之痰者,实 庸工不识病能,以藏拙也。悲夫!
<目录><篇名>论右肾为命门属性:《内经》初无命门之名,命门之说始于越人之三十六难,而曰肾有两,左为肾,右为命门,男子藏 精,女子系胞。夫右肾既藏男子之精,则左肾将藏何物?女子之胞何独偏系于右?此其说之不能无疑也。
命门居两肾之中,而不偏于右,即妇人子宫之门户也。子宫者,肾脏藏精之府也,当关元、气海之间,
男精女血皆聚于此,为先天真一之气,所谓坎中之真阳,为一身生化之原。此命门在两肾中间,而不可以 独偏于右。两肾属水,有阴阳之分,命门属火,在二阴之中。故《脉经》以肾脉配两尺,但当曰左尺主 真阴,右尺主真阳,而命门则为阳气之根,随三焦相火,以同见于右尺则可,若谓左肾则主于肾,而右肾 偏为命门,此千古讹传之弊,而不得不亟正之者也。
<目录><篇名>论痢不专属湿热属性:疟、痢发于夏秋,本因溽暑,岂非湿热?但炎蒸之令出于天,苟能顺天之气,安能有病?惟因热求 凉,过于纵恣,则病由于人矣。故凡风寒感于外者,其邪在经,病多为疟;生冷伤于内者,其邪在脏,病 多为痢。痢之来也,暑湿郁久,则为湿热,然有瓜果生冷,凉风冰水,未必郁积,加以饮食相犯,触而成 痢,则痢未有不本于寒湿生灾者,岂必专以湿热为患哉?
<目录><篇名>论痢有寒热不当以赤白分气血属性:痢以赤白分寒热,巢元方而下主之。此自古法,不为谬论。自河间以白者属肺,肺主气;赤者属心,
心主血,亦属有理。丹溪因之,遂谓白痢自大肠来,赤痢自小肠来。愚谓赤痢亦有寒证,终是热多;
白痢亦有热证,终是寒多。其有白而热者,脉症必热;赤而寒者;脉症必寒。若谓白必属肺,恐白痢非无 血化;赤必属心,恐血痢不离乎气。《局方》治痢,例用温热∶河间治痢,专主苦寒∶皆偏见也。
<目录><篇名>论痢无止法属性:痢必由乎积滞,故曰∶“无积不成痢”。治痢初起,必用消积导滞,以推荡为法。此仲景治痢有十 法,均主大、小承气。而河间亦曰∶“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止。”此盖为痢之有实邪者言也,
所谓“痢无止法”是也。若久痢之后,元气已亏。如气本陷矣,而复行其气,后重不将甚乎?中本虚矣,
而再攻其积,元气不将竭乎?湿热伤血,自宜调血,若过用推陈,血愈伤矣。积滞频下,谓当消导,久为 克伐,积益多矣。此但知据见在者,为有形之疾病,而不知所伤者,皆无形之气血也。岂可执“痢无止 法”一语,而曰《内经》有“通因通用”之治,以致杀人也哉!
<目录><篇名>论赤痢自小肠来属性:白痢自大肠来,赤痢自小肠来,此丹溪以赤白分气血为言也。然大肠为传导之官,痢属动脏腑之脂 膏,伤肠胃之血络,故赤白俱并入大肠而下。若小肠则为出溺,而赤痢何云自小肠来?谓心主血,心与小 肠为表里,故赤痢本小肠之所化则可,若谓从小肠而来,未见小肠为下痢之腑也。其言不可以辞害意。
<目录><篇名>论三日疟分子午卯酉日属性:疟者,风寒之邪也,为三阳经受病;而三日一发,则云 疟,为三阴经受病。故丹溪云∶三日一发者,阴经受病也。
此语为当。若谓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作于寅、申、巳、亥者,厥阴疟;作于辰、戌、丑、未者,太阴疟。
马仲化议为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属阳明;巳、亥虽曰厥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