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搏于气致肿者,但虚肿如吹,此风气肿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二十八、毒肿候

  毒肿,是风热湿气搏于皮肤,使血气涩不行,蕴积成毒,其肿赤而热是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二十九、耳聋候

  小儿患耳聋,是风入头脑所为也。手太阳之经,入于耳内。头脑有风,风邪随气入乘其脉,与气相搏,风邪停积,即令耳聋。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耳鸣候

  手太阳之经脉,入于耳内。小儿头脑有风者,风入乘其脉,与气相击,故令耳鸣。则邪气与正气相击,久即邪气停滞,皆成聋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一、耳中风掣痛候

  小儿耳鸣及风掣痛,其风染而。皆起于头脑有风,其风入经脉,与气相动而作,故令掣痛。其风染而渐至,与正气相击,轻者动作几微,故但鸣也。其风暴至,正气又盛,相击,则其动作疾急,故掣痛也。若不止,则风不散,津液壅聚,热气加之,则生黄汁,甚者亦有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二、耳候

  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为之 耳,久不瘥,即变成聋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三、目赤痛候

  肝气通于目。脏内客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目赤痛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四、眼障翳候

  眼是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而肝气通于眼也。小儿腑脏痰热,熏渍于肝,冲发于眼,初只热痛,热气蕴积,变生障翳。热气轻者,止生白翳结聚,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随其轻重,轻者止生一翳,重者乃至两三翳也。

  若不生翳,而生白障者,是疾重极,遍覆黑睛,满眼悉白,则失明也。其障亦有轻重,轻者黑睛边微有白膜,来侵黑睛,渐染散漫。若不急治,热势即重,满目并生白障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五、目青盲候

  眼无障翳,而不见物,谓之青盲。此由小儿脏内有停饮而无热,但有饮水积渍于肝也。

  目是五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肝气通于目,为停饮所渍,脏气不宣和,精华不明审,故不赤痛,亦无障翳,而不见物,故名青盲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六、雀目候

  人有昼而睛明,至暝便不见物,谓之雀目。言其如鸟雀,瞑便无所见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七、缘目生疮候

  风邪客于睑 之间,与血气相搏,挟热即生疮,浸渍缘目,赤而有汁,时瘥时发。世云小儿初生之时,洗浴儿不净,使秽露浸渍眼睑睫 ,后遇风邪,发即目赤烂生疮,喜难瘥,瘥后还发成疹,世人谓之胎赤。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八、鼻衄候

  小儿经脉血气有热,喜令鼻衄。夫血之随气,循行经脉,通游腑脏。若冷热调和,行根据其常度,无有壅滞,亦不流溢也。血性得寒即凝涩结聚,得热即流散妄行。小儿热盛者,热乘于血,血随气发,溢于鼻者,谓之鼻衄。凡人血虚受热,即血失其常度,发溢漫行,乃至发于七窍,谓之大衄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三十九、鼻候

  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赤鼻,亦名疳鼻。然鼻是肺气所通,肺候皮毛,其气不和,风邪客于皮毛,次于血气。夫邪在血气,随虚处而入停之,其停于鼻两边,与血气相搏成疮者,谓之 鼻也。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四十、鼻候

  肺主气而通于鼻,而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若气虚受风冷,风冷客于头脑,即其气不和,冷气停滞,搏于津液,脓涕结聚,即鼻不闻香臭,谓之 鼻。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一百四十一、鼻塞候

  肺气通于鼻,而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和,受风冷,风冷邪气入于脑,停滞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