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十四论)

  三十五、伤寒五脏热候

  伤寒病,其人先苦身热,嗌干而渴,饮水即心下满,洒淅身热,不得汗,恶风,时咳逆者,此肺热也。若其人先苦身热嗌干,而小腹绕脐痛,腹下满,狂言默默,恶风欲呕者,此肝热也。若其人行若手掌心热,烦心欲呕,身热心下满,口干不能多饮,目黄,汗不出,欲得寒水,时妄笑者,此心热也。若其人先苦身热,四肢不举,足胫寒,腹满欲呕而泄,恶闻食臭者,此脾热也。若其人先苦嗌干,内热连足胫,腹满大便难,小便赤黄,腰脊痛者,此肾热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三十六、伤寒变成黄候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必发黄。若被火,额上微汗出,而但小便不利,亦发黄。其人状,变黄如橘色,或如桃枝色,腹微满,此由寒湿气不散,瘀热在于脾胃故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三十七、伤寒心腹胀满痛候

  此由其人先患冷癖,因发热病,服冷药及饮冷水,结在心下,此为脏虚动于旧癖故也。

  或吐下以后,病不解,内外有热,故心腹胀满痛,此为有实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三十八、伤寒宿食不消候

  此谓被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而痛,此为胃内有干粪,挟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于伤寒,热气相搏,故宿食不消。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三十九、伤寒大便不通候

  伤寒,阳脉微,而汗出少,为自和,汗出多为太过。阳明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阳气绝于里,阳气绝于里则津液竭,热结在内,故大便牢而不通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伤寒小便不通候

  伤寒,发汗后而汗出不止,津液少,胃内极干,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一、伤寒热毒利候

  此由表实里虚,热气乘虚而入,攻于肠胃,则下黄赤汁,此热毒所为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二、伤寒脓血利候

  此由热毒伤于肠胃,故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壮热而腹痛,此湿毒瓦斯盛故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三、伤寒利候

  伤寒病,若表实里虚,热乘虚而入,攻于肠胃,则下黄赤汁。若湿毒瓦斯盛,则腹痛壮热,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若寒毒入胃,则腹满,身热,下清谷。下清谷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表里俱虚故也。伤寒六七日不利,更发热而利者,其人汗出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少阴病,八九日,而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下利,脉浮数,尺中自滑,其人必清脓血。少阴病下利,若利止,恶寒而拳,手足温者,可治也。阳明病,下利,其脉浮大,此皆为虚弱强下之故。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实死。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四、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

  此由初受病时,毒热气盛,多服冷药,以自泻下,病折以后,热势既退,冷气乃动,故使心下 牢,噫哕食臭,腹内雷鸣而泄利,此由脾胃气虚冷故也。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五、伤寒上气候

  此由寒毒瓦斯伤于太阴经也。太阴者肺也。肺主气,肺虚为邪热所客,客则胀,胀则上气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六、伤寒咳嗽候

  此由邪热客于肺也。上焦有热,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肺为之浮,肺主于咳,水气乘之,故咳嗽。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七、伤寒衄血候

  伤寒病血衄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于血,肝藏于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血出也。肺主于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菹急而紧,直视而不能 ,不得眠。

  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脉浮紧,发热,其身无汗,自衄者愈。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四十八、伤寒吐血候

  此由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而汗不发,致使热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