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乘,故发寒

  卷之三 虚劳病诸候上(凡三十九论)

  三十九、虚劳口干燥候

  此由劳损血气,阴阳断隔,冷热不通,上焦生热,令口干燥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中,漱满二七,咽。愈口干。若引肾水发醴泉,来至咽喉。醴泉甘美,能除口苦,恒香洁,食甘味和正。久行不已,味如甘露,无有饥渴。

  又云: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漱满二七,咽。治口苦干燥。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虚劳骨蒸候

  夫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二曰脉蒸,其根在心,日增烦闷,掷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睡即浪言;或惊恐不定,脉数。若蒸盛之时,或变为疳,脐下闷;或暴利不止。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干,口中无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时,胸满,或自称得注热,两胁下胀,大嗽,口内唾血。四曰肉蒸,其根在脾,体热如火,烦躁无汗,心腹鼓胀,食即欲呕,小便如血,大便秘涩。蒸盛之时,身肿目赤,寝卧不安。

  五曰内蒸,亦名血蒸。所以名内蒸者,必外寒而内热,把手附骨而内热甚,其根在五脏六腑。其人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饭食无味,或皮燥而无光泽。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

  又有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黄赤;二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脉不调;九肝蒸,眼黑;十心蒸,舌干;十一脾蒸,唇焦;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肾蒸,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下唇焦;十八大肠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杂病乍寒乍热;二十肉蒸;二十一肤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气蒸,遍身热。

  凡诸蒸患,多因热病患愈后,食牛羊肉及肥腻,或酒或房,触犯而成此疾。久蒸不除,多变成疳,必须先防下部,不得轻妄治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一、虚劳舌肿候

  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二、虚劳手足皮剥候

  此由五脏之气虚少故也。血行通荣五脏,五脏之气,润养肌肤,虚劳内伤,血气衰弱,不能外荣于皮,故皮剥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三、虚劳浮肿候

  肾主水,脾主土。若脾虚则不能克制于水,肾虚则水气流溢,散于皮肤,故令身体浮肿。若气血俱涩,则多变为水病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四、虚劳烦闷候

  此由阴阳俱虚,阴气偏少,阳气暴胜,则热乘于心,故烦闷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五、虚劳凝唾候

  虚劳则津液减少,肾气不足故也。肾液为唾,上焦生热,热冲咽喉,故唾凝结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六、虚劳呕逆唾血候

  夫虚劳多伤于肾。肾主唾,肝藏血,胃为水谷之海。胃气逆则呕,肾肝损伤,故因呕逆唾血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七、虚劳呕血候

  此内伤损于脏也。肝藏血,肺主气。劳伤于血气,气逆则呕,肝伤则血随呕出也。损轻则唾血,伤重则吐血。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八、虚劳鼻衄候

  肺主气而开窍于鼻,肝藏血。血之与气,相随而行,俱荣于脏腑。今劳伤之人,血虚气逆,故衄。衄者,鼻出血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四十九、虚劳吐下血候

  劳伤于脏腑,内崩之病也。血与气相随而行,外养肌肉,内荣脏腑。脏腑伤损,血则妄行。若胸膈气逆,则吐血也。流于肠胃,肠虚则下血也。若肠虚而气复逆者,则吐血下血。

  表虚者则汗血。皆由伤损极虚所致也。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五十、虚劳吐利候

  夫大肠虚则泄利,胃气逆则呕吐。虚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