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气通于耳。上焦有风邪,入于头脑,流至耳内,与气相击,故耳中痛。耳为肾候,其气相 通,肾候腰脊,主骨髓,故邪流入肾,脊强背直。
<目录>卷之二十九\耳病诸候(凡九论)
<篇名>八、耳盯聍候属性: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耳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以风热乘之,则结硬 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
<目录>卷之二十九\耳病诸候(凡九论)
<篇名>九、耳疮候属性: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一、牙齿痛候属性:牙齿痛者,是牙齿相引痛。牙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 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牙齿,为风冷所伤,故疼痛也。又有虫食于牙齿,则齿根有孔 ,虫居其间,又传受余齿,亦绵疼痛。此则针灸不瘥,敷药虫死,乃痛止。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二、牙痛候属性: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气所养,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虚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 痛也。又虫食于齿,则根有孔,虫于其间,又传受余齿,亦痛掣难忍。若虫痛,非针灸可瘥 ,敷药虫死,乃痛止。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三、齿痛候属性: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齿是骨所终,髓之所养。若风冷客于经络,伤髓冷气入 齿根,则齿痛。若虫食齿而痛者,齿根有孔,虫在其间,此则针灸不瘥,敷药虫死,痛乃止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常向本命日,栉发之始,叩齿九通,阴咒曰∶太帝散灵,五老反 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根;六合清练,百神受恩。咒毕,咽唾 三过。常数行这,使齿不痛,发牢不白,头脑不痛。
《养生方·导引法》云∶东向坐,不息四通,琢齿二七。治齿痛病。大张口,琢齿二七 ,一通二七。又解,四通中间,其二七大势,以意消息,瘥病而已,不复疼痛。解病,鲜白 不梨,亦不疏离。久行不已,能破金刚。
又云∶东向坐,不息四通,上下琢齿三十六下。治齿痛。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四、风齿候属性: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阳明之脉虚,风乘虚随脉流入于齿者,则令齿有风,
微肿而根浮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凡人常觉脊背皆崛强而闷,不问时节,缩咽膊内,仰面努 膊井向上,头左右两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 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三七。除寒热病 ,脊、腰、头、颈、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终尽除也。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五、齿龈肿候属性: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风气流入阳明之脉,与龈间血气相搏,故成肿 《养生方》云∶水银不得近牙齿,发龈肿,善落齿。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六、齿间血出候属性: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龈,搏于血,故 血出也。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七、牙齿虫候属性: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 度食余牙齿。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八、牙虫候属性: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食一牙尽,又度食余牙。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九、齿虫候属性:齿虫是虫食于齿,齿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齿疼痛。食一齿尽,又度食余齿。
《养生方》云∶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
又云∶朝未起,早漱口中唾,满口乃吞之,辄琢齿二七过。如此者三,乃止,名曰炼精 。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又云∶人能恒服玉泉,必可丁壮妍悦,去虫牢齿。玉泉谓口中唾也。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十、齿龋注候属性: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阳明脉有入于颊,遍于齿者。其经虚,风气客之,结搏齿间,
与血气相乘,则龈肿。热气加之,脓汁出而臭,侵食齿龈,谓之龋齿,亦曰风龋。
《养生方》云∶朝夕琢齿,齿不龋。
又云∶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篇名>十一、齿候属性:齿 者,是虫食齿至龈,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故谓之齿 。
<目录>卷之二十九\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