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98-诸病源候论-第36页

篇名>三十三、温病瘥后诸病候属性:谓其人先有宿 ,或患虚劳、风冷、积聚、寒疝等疾,因温热病,发汗、吐、下之 后,热邪虽退,而血气损伤,腑脏皆虚,故因兹而生诸病。
<目录>卷之十\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篇名>三十四、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属性: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 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目录>卷之十\疫疠病诸候(凡三论)
<篇名>一、疫疠病候属性: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
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
《养生方》云∶封君达常乘青牛,鲁女生常乘驳牛,孟子绰常乘驳马,尹公度常乘青骡 。时人莫知其名字为谁,故曰∶欲得不死,当问青牛道士。欲得此色,驳牛为上,青牛次之 ,驳马又次之。三色者,顺生之气也。云古之青牛者,乃柏木之精也;驳牛者,古之神宗 之先也;驳马者,乃神龙之祖也。云道士乘此以行于路,百物之恶精,疫气之厉鬼,将长揖 之焉。
《养生方·导引法》云∶延年之道,存念心气赤,肝气青,肺气白,脾气黄,肾气黑,
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却众邪百鬼,常存心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则百邪不敢干之 。可以入温疫之中。
<目录>卷之十\疫疠病诸候(凡三论)
<篇名>二、疫疠疮候属性:热毒盛,则生 疮,疮周匝遍身,状如火疮,色赤头白者毒轻,色黑紫瘀者毒重。亦名 豌豆疮。
<目录>卷之十\疫疠病诸候(凡三论)
<篇名>三、瘴气候属性:夫岭南青草、黄芒瘴,犹如岭北伤寒也。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 藏,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量其用药体 性,岭南伤寒,但节气多温,冷药小寒于岭北。时用热药,亦减其锱铢,三分去二。但此病 外候小迟,因经络之所传,与伤寒不异。然阴阳受病,会同表里,须明识患源,不得妄攻汤 艾。假令宿患痼热,今得瘴毒,毒得热更烦,虽形候正盛,犹在于表,未入肠胃,不妨温而 汗之。已入内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温瘴,虽暴壮热烦满,视寒正须温药汗 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夫下利治病等药在下品,药性凶毒,专主攻击,不可恒服,
疾去即止。病若日数未入于内,不可预服利药,药尽胃虚,病必乘虚而进。此不可轻治。治 不瘥,成黄胆;黄胆不瘥,为尸疸。尸疸疾者,岭南中瘴气,土人连历不瘥,变成此病,不 须治也。岭北客人,犹得斟酌救之。病前热而后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 于阳者,攻其外;发于阴者,攻其内。其一日、二日,瘴气在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
腰背强重。若寒气在表,发汗及针必愈。三日以上,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 ,宜以吐药,吐之必愈。五日以上,瘴气深结在脏腑,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或 人得病久,方告医,医知病深,病已成结,非可发表解肌,所当问病之得病本末,投药可专 根据次第也。
<目录>卷之十一\疟病诸候(凡十四论)
<篇名>一、疟病候属性:夏日伤暑,秋必病疟。疟之发以时者,此是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 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 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常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既上,故其病稍早 发。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间 日蓄积乃作。夫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而开,开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
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然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舍,则其病已 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独常在也,而疟特以时休何也?由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 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阳遇邪则卷,阴遇 邪则紧,卷则恶寒,紧则为栗,寒栗相搏,故名疟。弱乃发热,浮乃汗出,旦中旦发,暮中 暮发。夫疟,其人形瘦,皮必栗。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愈,月尽解。
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难已,刺 中出血。
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 足少阳。
足阳明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光火气乃快然,刺足 阳明脚跗上。
足太阴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
足少阴疟,令人吐呕甚,久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其病难止。
足厥阴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