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煎汤浸浴竟日。择明亮无风处浴。

  风病擦药秘方 治风症肿热。或如云头。或如癣。或成块。或斑疹不穿烂者。

  真 油(二两煎滚黑色去楂) 大枫子(净肉一两捣) 桃仁(五钱去皮) 杏仁(五钱去皮尖) 水银(一钱五分研三味内) 以上四味。候油冷未冻。调和 轻粉(一钱半) 樟脑(一钱) 牛黄(一分) 冰片(一分) 麝香(半分)

  以上五味研细。候油冻。捣和合好。埋土中一日夜。去火气。用指蘸擦患处。一日擦二次。十日见效。

  风病遍身穿烂敷药方油(六两煎法如前) 芝麻(三合炒焦研) 大枫子(肉六两研) 桃仁(一两去皮) 水银(三钱研) 杏仁(一两去皮尖)

  以上五味。候油未冻。调和 乳香 没药(各一钱箬上炙) 樟脑面(二钱) 牛黄(三分)

  冰片(二分) 麝香(一分) 以上七味研细。候油冻捣和。埋土中如前用。

  【附鹅掌风方】先以麻油四两煎微滚。入黄蜡再煎。以无黄沫为度。取起。入轻粉一钱五分。黄丹、朱砂各一钱。敷手心患处。以火熏之。即愈。

  又方 先以桐油涂在手上。将鸽粪熏之。以一炷香时。如此三日。立效。

  卷之三 外体门

  痹症

  大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内经)行痹者。痛无定处。俗名流火。亦曰走注。今呼为鬼箭也。痛痹者。痛有定处。即今之痛风也。着痹者。即今之麻木不仁也。

  闭塞不通谓之痹。或痛痒麻痹。或手足缓弱。与痿相类。但痿症不痛。痹症多痛。四肢肌肉不为我用。为异耳。(汇补)

  内因由元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医鉴)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

  以秋遇此为皮痹。以至阴六月遇此为肌痹。以冬遇此为骨痹。各因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也。(经文)

  外候大抵痹之为病。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四肢不仁。在皮则顽不自觉。遇寒则急。遇热则纵。烦满喘呕者。是痹客于肺。烦心上气。嗌干善噫。厥胀满者。是痹客于心。多饮数小便。小腹满如怀妊。夜卧则惊者。是痹客于肝。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者。是痹客于肾。四肢懈怠。发咳呕沫。上为大塞者。是痹客于脾。(入门)

  脾分上下风湿多侵于上。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寒湿多侵于下。脚腿木重。足膝疼酸。上下俱得。身如板夹。脚如石坠。(汇补)

  痹久成痿虚之所在。邪必凑之。邪入皮肤血脉。轻者易治。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汇补)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仁。(内经)

  总治治当辨其所感。注于何部。分其表里。须从偏胜者为主。(大全)风宜疏散。寒宜温经。湿宜清燥。审虚实标本治之。有余则发散攻邪。不足则补养气血。若不痛。但麻痹不仁。与痿同治。(汇补)

  分治治行痹。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参以补血之剂。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散寒为主。

  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参以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必读)

  治分始末初起强硬作痛。宜祛风化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则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汇补)

  脉法脉涩而紧为痹。脉大而涩为痹。脉来急为痹。(严氏)

  用药主以四物汤。加羌活、防风、秦艽、红花、姜黄等。风胜。加白芷。湿胜。加苍术、南星。热胜。加黄柏。寒胜。

  加独活、肉桂。上体。加桂枝、威灵仙。下体。加牛膝、防己、萆 、木通、黄柏。初起发表。用升阳散湿汤。调理。

  用当归拈痛汤。久而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按湿热痰火。郁气死血。留经络四肢。悉能为麻为痹。或痛或痒。轻而新者。可以缓治。久而重者。必加川乌、附子。祛逐痰湿。壮气行经。断不可少。大便阻滞。必用大黄。昧者畏其峻利。多致狐疑。不知邪毒流满经络。

  非川乌、附子。岂能散结燥热。结滞肠胃。非大黄岂能润燥。要在合宜耳。故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者。防风汤。脉痹。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

  客于经络。留而不行。故为 痹。肌肉热极。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升麻汤。肌痹。即湿痹着痹也。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俗名麻木。宜茯苓川芎汤。皮痹者。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宜疏风养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