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一览了然。易于分辨也。

  一、每症章中。各题大意。病因病状。详列脉法治法。虽有种种段落。但取文理贯通。互相接续。俾读者明白显易。便于记诵。抑且启其文思。非好为割裂也。

  一、古来诸方。先辈或编为类方。或详为考论。虽有各刻。然究意尚未全备。盖方名繁杂也。兹集所选。但存至当至正者。故附方特少。盖欲就乎正之途以示后世耳。然熟玩诸法。则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加减变化。存乎其人。善将将者。亦不嫌其少矣。

  一、用药之法。诸家书中。某症系某方。加减某药。然以一方而垂加减之法。则症候未备。莫若以一症而垂加减之法。则取舍必详。故兹集每章另立用药之规。载备用之品。是法丹溪之意以立言耳。

  一、病有七事。曰病因。曰见症。曰脉象。曰经络。曰治法。曰用方。曰选药。兹集务欲辨明症候。审量治法。故证治独详。

  一、脉法为投治之本。故每章列证以后。先载脉之顺逆吉凶。以为学人入门之法。至于脉之体状。另有专本刊行。

  一、伤寒传变。方法最严。另有特本。以俟续刻。此集不载。

  卷之一 提纲门

  中风

  大意风者。百病之始也。又曰。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曰风 。卒倒不语也。曰风痹。遍身疼痛也。(岐伯)四症为风家纲领。故首列之。

  内因人之元气强壮。荣卫和平。腠理致密。外邪焉能为害。惟七情饮食。劳伤色欲。致真元耗散。荣卫空疏。邪乘虚入。(用和)所以气虚之人。肝木不平而内风易作。(汇补)

  外候为卒中昏倒。为窜视 斜。为搐搦反张。为骨痛筋急。入经瘫痪。入络肤顽。(入门)暴喑暴昧。语言蹇涩。痰涎壅盛。皆中风之候也。(医鉴)随其经络脏腑俞穴而调之。所谓虚之所在。邪必凑之。(汇补)

  中脏中脏者。内滞九窍。故昏沉不语。唇缓痰壅。耳聋鼻塞。目合不开。大小便闭。(机要)乃邪滞三阴里分。为闭症。

  实者三生饮以疏上窍。三化汤以利下窍。虚人中脏。见脱症者。急宜大补参、附、 、术之类。(东垣)

  中腑中腑者。外着四肢。故手足不随。拘急不仁。或中身前。或中身侧。痿不能动。有六经形症。头疼发热。恶风恶寒。面见五色。脉浮而弦。或痰涎壅盛。喘声不息。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大小便不闭。仍中腑也。(机要)乃邪着三阳表分。宜发汗以泄其邪。小续命汤主之。(东垣)

  中经中经者。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格。但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丹溪)若兼口眼歪斜。痰涎不利。乃邪着于血脉之中。宜养血舒筋。大秦艽汤主之。

  按。中脏中腑中血脉。论病之浅深也。是以发明云。中血脉则歪口眼。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凡中腑之后。幸而得生。若不戒酒色。避风寒。病必复中。中必在脏。由浅入深。虽有仓扁。亦难措手也。

  卒倒不语卒倒不语为风 。即中脏症也。(汇补)咽中噫噫。舌强难言。俗称急中风。乃其候耳。发汗。身软者生。汗不出。

  身硬唇干者死。视其鼻人中左右上下。白者可治。一赤一黑。吐沫者死。(医贯)以涤痰汤、八味顺气散主之。

  大汗出。六君子汤加黄 主之。

  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为偏枯。即中经症也。(汇补)因虚邪偏客于身半。内居荣卫。荣卫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枢)在左为瘫。在右为痪。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收。痪者。涣也。气血涣散。筋骨不用。(医贯)其在左者。属死血少血。在右者。属痰壅气虚。(丹溪)未尝必指于风而后能也。但兼风者。其身必痛。纯属虚者。其身不痛。(入门)外症。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灵枢)以理断之。左半虽主血。

  非气以通之。则不流。右半虽主气。非血以丽之。则易散。气血左右。不可执泥其治。一偏之病者。法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左引右。从右引左。溉其未枯。旁枝自茂。大概男子在右易治。在左难治。女人在左易治。

  在右难治。(喻嘉言)

  四肢不举四肢不举为风痱。即中经脉也。(汇补)舌强不能言。足痿不能行。(河间)轻者。志不乱。言微知。易治。甚则不能言者。难治。(灵枢)分而言之。有湿痰内滞者。痰火流注者。有肾肝阴虚者。有命门火衰者。有血衰气虚者。(病机)

  遍身疼痛遍身疼痛。即风痹症也。(汇补)外症。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灵枢)四肢肌肉。不为我用。似偏枯而多痛者是也。(三锡)因风寒湿气错合而成。寒胜则血凝而不流。故筋骨掣痛。为痛痹。湿胜则血濡而不和。故重着不行。为着痹。风胜则气纵而不收。故走注疼痛。为行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