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者内服凉
膈散。其肾胆二经火动者。实用小柴胡。虚用逍遥散。
\x【附脓耳】\x
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时出。为之脓耳。(心法)
治宜蔓荆子散。外用轻粉、明矾、黄丹、龙骨、麝香、蚌粉为末。绵缠竹拭耳。或用白矾、胭脂、麝香各一钱。为
末吹之。
\x【附停耳】\x
停耳由气郁生痰。内火攻冲。形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绳墨)
治宜二陈加玄参、花粉、黄芩、山栀、连翘、柴胡、蔓荆。
\x【附耵耳】\x
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塞成核。能令暴聋。为之耵耳。(丹溪)
治宜四物加羌活、防风、柴胡、黄芩、连翘、玄参等。外用生猪油、地龙、釜墨等分。研细末。以葱汁和捏如枣
核。薄绵裹入耳。令润则挑出。
\x【附耳衄】\x
耳中出血为耳衄。左关脉来弦数者。为少阳经火。尺脉或躁或弱者。少阴经虚。
少阳经火。宜柴胡清肝散。少阴经虚。用六味地黄丸。外治用龙骨末吹入。
\x【附耳痒】\x
寻常耳痒。有风有火。易于调治。甚有耳痒不歇。挑剔出血。不能住手。此肾藏风毒上攻于耳。宜透水丹治
之。并戒酒色膏粱浓味。
\x耳病选方\x
清神散 治风热上攻于耳。
甘菊 羌活 荆芥 木通 川芎 防风 木香 菖蒲 僵蚕 甘草
二陈汤 治气逆壅闭于耳。(方见痰症)
补中益气汤 治阳虚气陷耳聋。
四物汤 治阴虚血弱耳聋。
六味地黄丸 治耳聋属精气虚脱。
八味丸 治耳聋属元阳虚脱。(以上四方俱见中风)
龙荟丸 治热盛痰火耳聋。
当归 胆草 黄连 黄芩 黄柏 芦荟 大黄 青黛 木香 麝香
益肾散
磁石 巴戟 沉香 菖蒲 川椒
猪肾一枚。和以葱白炒盐并药。用湿纸裹煨。白汤下。
凉膈散
栀子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 赤芍 大黄 桔梗
治久聋快捷方式法
用酒一斗。入故铁十斤。煮一炷香。投磁石三两。研末浸酒中。三日。令病患醉饮。复以绵裹磁石一块内
耳中。覆头一卧。酒醒即愈。又治虚症。
又方。用斑蝥三枚。炒巴豆去心皮二两。入麝香少许。丸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以微响黄水出为度。(此治实聋)



<目录>卷之四\上窍门

<篇名>鼻病

属性:\x大意\x
肺脏位高体脆。性恶寒。又畏热。鼻为肺窍。若心肺有病。则气息不利。(丹溪)
\x内因\x
人身水升火降。荣卫调和。则鼻司呼吸。往来不息。苟或寒伤皮毛。则鼻塞不利。火郁清道。则香臭不知。(入门)
\x外候\x
有新久之别。新者偶感风寒。鼻塞便发。乃肺伏火邪。郁甚则喜热恶寒。故略感冒而亦发。又有不待外感。
时常鼻塞干燥者。乃肺有痰火也。(入门)
\x鼻涕外候\x
鼻乃清气出入之道。塞则气壅热郁。清浊混乱。为鼽为渊。鼽者鼻流清涕。热微。渊者鼻流清涕。热重。间有
属寒者。必涕清不臭。但觉腥秽。宜辛温填补。禁用凉剂。但郁热者多。脑寒者少。须审别施治。(汇补)
\x鼻 外候\x
好饮热酒。血热入肺。复被风寒外郁。则血凝于内。赤见于外而为鼻 之候。得热愈红。得冷则紫。或有不
好饮而病此者。乃肺风血热也。(丹溪)
\x鼻酸外候\x
鼻内酸痛。壅塞不利。由肺气空虚。火邪内攻。有制于肺也。(绳墨)又有气虚人每遇严寒。感寒鼻酸。此气虚
而易于招寒。内火不得泄越。相搏作酸。常服辛辣物则暂止者。以辛能发散故也。(汇补)
\x鼻痛外候\x
因风邪入鼻。与正气相搏。或痰火冲肺。或胃火上攻。俱令鼻梁作痛。(绳墨)
\x鼻痔外候\x
胃中食积热痰。流注肺中。令浊气凝结而生 肉。(丹溪)其形如枣。塞滞鼻中。气息不利。香臭不知。甚者又
名鼻 。(入门)
\x脉法\x
左寸浮缓。为伤风鼻塞。右寸浮洪。为肺火鼻 。
\x鼻病治标\x
鼻病。除伤风发散之外。皆由火热所致。俱用清金降火之法。(绳墨)
\x鼻病治本\x
凡鼽渊疮痔久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养血则阴生而火自降。补肾则水升而金自清。又鼻塞久不
愈者。亦有内伤肺胃。清气不能上升。非尽外感也。(入门)
\x用药\x
主以防风汤。外风。加羌活、荆芥、薄荷、细辛、辛夷、白芷。内火。加山栀、连翘、花粉、桔梗、元参、桑皮。
内外兼病。用双解散。内热过盛。用凉膈散。清气不升。补中益气汤。肾真不朝。六味丸。
\x【附脑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