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61-证治准绳·类方-第86页


水二盅,姜二片,煎八分,食远服。
上清散
(《奇效》) 治头痛、眉骨痛、眼痛不可忍者。
川芎 郁金 芍药 荆芥穗 芒硝(以上各半两) 薄荷叶 乳香 没药(以上各一钱) 片脑(半钱)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
治眉心并眉梁骨疼者。用二陈汤煎饮,下青州白丸子,立验。
〔头风屑〕
泻青丸
当归(去芦,焙称) 草龙胆(焙称) 川芎 栀子 川大黄(煨) 羌活 防风(去芦)
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一丸,煎竹叶汤同砂糖温水化下。
人参消风散
(《宝鉴》)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 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燥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 痒,眉骨疼旋欲倒,痰逆恶心。
芎 羌活 防风 人参 茯苓(去皮) 白僵蚕(炒) 藿香叶 荆芥穗 甘草(炙) 蝉壳 (去土,各二两) 浓朴(去皮,姜制) 陈皮(去白。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头风,每三日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 浴,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半盏。小儿虚风,目涩昏倦,及 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亦得。
紫菀丸(见积聚。)
〔头重〕
红豆散
麻黄根(炒,半钱) 苦丁香(半钱) 红豆(十粒) 羌活(烧) 连翘(各三钱)
上五味,为细末,鼻内搐之。
治头内如虫蛀响,名天白蚁。用茶子细末吹鼻中。
<目录>第四册<篇名>颈项强痛属性:
驱邪汤
(《会编》)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本 柴胡 家葛 白芷 升麻 上生姜、薄荷水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消风豁痰汤
黄芩(酒炒) 羌活 红花 半夏(姜制)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独活 防风 白芷 家葛 柴胡 升麻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疏风滋血汤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羌活 独活 红花 牛膝 防风 白芷 家葛 升麻 甘草 柴胡 桃仁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升麻防荆汤
柴胡 黄芩 半夏(姜制) 甘草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家葛 升麻 赤芍药 川芎 白芷 上生姜、薄荷煎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
加味胜湿汤
羌活 独活 本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苍术(泔浸,炒) 黄柏(酒炒) 荆芥 甘草(炙)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发热恶寒有外邪者,加麻黄、桂枝;腰痛沉沉者,加熟附、防己;虚极者,去黄柏,加人参。
养神汤
(东垣)
黄 (一钱) 人参(三分) 甘草(七分) 苍术(五分) 白术(三分) 柴胡(四钱) 升麻(四钱) 归身(五 分) 麦芽(五分) 木香(一分) 川芎(三分) 半夏(七分) 橘皮(一钱) 黄连(五分) 黄芩(酒浸,二分)
黄柏(一分)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去渣,稍热服,无时。
椒附散
(《本事》) 治项筋痛连背髀,不可转移。
大附子(一枚,六钱以上者,炮,去皮脐,末之)
上末每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 椒入盐,空心服。予一亲患此,服诸药无效,尝忆《千金髓》有肾气攻背强一证,处此方 与之,一服瘥。
木瓜煎
(《本事》)
本瓜(两个,取盖去瓤) 没药(研,二两) 乳香(研,二钱半)
二味内木瓜中,盖合,竹签签定,饭上蒸三四次,研成膏。每服三五匙,地黄酒化 下。生地黄汁半盏,和无灰酒二盏,用八分一盏,暖化服。
和气饮(见水肿。) 六味地黄丸(见虚损。)
<目录>第四册<篇名>心痛胃脘痛属性:
金铃子散
(《保命》) 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金铃子 玄胡索(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痛止,与枳术丸。枳术丸(见伤食。)
煮黄丸
(《洁古》) 治饮食过多,心腹胀满,胁肋走气, 癖刺痛,如神。
雄黄(研,一两) 巴豆(五钱,去皮心,研如泥)
上入白面二两,同研匀,滴水丸,如桐子大。滚浆水煮十二丸,滤入冷浆水内,令 沉冷,每用时用浸药冷浆下一丸,一日十二时尽十二丸,以微利为度,不必尽剂。
本汤
(洁古) 治大实心痛,大便己利,宜以此撤其痛也。
本(半两) 苍术(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半盏,温服。
术附汤
(《活人》) 治寒厥暴心痛,脉微气弱。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白术(四两) 甘草(炙,一两)
上粗末,每三钱,水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