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61-证治准绳·类方-第64页

心) 杏仁(去皮尖) 橘皮(去白。各二两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服。
九宝汤
治经年喘嗽通用。
麻黄(去节) 陈皮 桂枝 紫苏 桑皮(炒) 杏仁(去皮尖,炒) 大腹皮 薄荷 甘草(炙。各一钱六分)
上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盏,生姜五片,乌梅一枚,食远煎服。
加味控涎丸
治风热上攻壅盛,中脘停痰,留饮喘急,四肢浮肿,香港脚入腹,及腹 中诸气结聚,服之得利即效。
大戟 芫花(醋炒) 甘遂 苦葶苈(炒。各三钱) 巴豆(去油,一钱) 牵牛头末(炒,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茶清下,汤亦可。
皱肺丸
治喘。
款冬花 知母 秦艽 百部(去心) 紫菀茸 贝母 阿胶 糯米(炒。各一两) 杏仁(去皮 尖,别研,四两)
上为末,将羊肺一具,先以水灌洗,看容得水多少,即以许水更添些,煮杏仁令沸 滤过,灌入肺中系定,以糯米泔煮熟,研细成膏,搜和前药末,杵数千下,丸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桑白皮煎汤下。
百花膏
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 款冬花(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生姜汤送下,噙化尤佳。
〔喘不得卧〕
三因神秘汤
(《发明》)
紫苏叶 陈皮(去白) 生姜 桑白皮(炒) 人参(各五钱) 白茯苓(去皮) 木香(各三钱)
上 咀,以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大温分三服。
小青龙汤(见咳嗽。)
桂苓五味甘草汤
(《金匮》)
桂枝(去皮) 茯苓(各四两)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真应散
(《三因》) 治远年喘急不能眠,百药不效者。
白石英(四两,通明者,以生绢袋盛,用雄猪肚一具,以药入内缝定,煮熟取药出,再换猪肚一具,
如前法煮三次,煮了取药出,晒干研。)
上为末,以官局款冬花散二钱,入药末二钱,再加桑白皮二寸,生姜三片,枣子一 枚,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通口服。猪肚亦可食,只不得用酱、醋、盐、椒、姜等调和。
(款冬花散方,用款冬花一钱,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半夏、阿胶、甘草各二钱,麻黄去节四钱,为粗 末是也。)
〔哮〕
紫金丹
(《本事》) 治多年肺气喘急哮嗽,夕不得卧。
砒(水飞,半钱) 淡豆豉(好者二钱,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挹干,研膏)
上用豉膏子和砒同杵极匀,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清极 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
《简易》黄丸子
消痰定喘及 。
雄黄(研) 雌黄(研。各一钱) 山栀仁(七枚) 绿豆(四十九粒) 明砒(一字,研细,并生用)
上为末,稀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二丸,薄荷茶清冷下,临卧服。
清金丹
治食积痰壅,哮喘咳嗽,遇浓味发者用之。
萝卜子(淘净蒸熟,晒干为末,一两) 猪牙皂角(烧存性,三钱)
上以生姜汁浸蒸饼丸,如小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咽下,劫喘,以姜汁炼蜜丸,如 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噙下止之。
治远年近日哮喘痰嗽 蝉蜕(去足) 轻粉(另研) 马兜铃(各一两) 五灵脂(生) 雄黄(生) 杏仁(去皮尖) 砒(生。各五钱)
淡豆豉(四十九粒)
上为末,用生姜、葶苈自然汁,合轻粉诸药为丸,小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临卧姜汤下。
治 嗽方 苏子(二钱) 麻黄(去节) 款冬花 桑叶(蜜炙) 半夏(各三钱)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一钱半)
白果(二十一枚,去壳衣,炒黄色)
水三盅,不用姜,煎二盅,徐徐频服。
又方 治同前。
用糯米泔水,磨茶子滴入鼻口,令吸入口内服之,口中横咬竹管一根,片时间则涎 自口鼻中流出如绵,当日立愈,二次绝根。
治水哮 芫花(为末) 大水上浮 (滤过) 大米粉 上三味,搜为 ,清水煮熟,恣意食之。
又方 青皮(一枚) 半开者,入巴豆,(一粒),铁线缚定,烧存性,为末,姜汁并酒各一呷同 调服,过口便定。
定喘汤
白果(二十一枚,去壳切碎,炒黄色) 麻黄 款冬花 桑皮(蜜炙) 法制半夏(如无,以甘草汤 泡七次,去皮用。各三钱) 苏子(二钱) 杏仁 黄芩(炒。各一钱半) 甘草(一钱)
水三盅,煎二盅,分二服,不用姜,徐徐服,无时。
压掌散
治男妇哮喘痰嗽。
麻黄(去节,二钱半) 炙甘草(二钱) 白果(五个,打碎)
上水煎,临卧服。
〔产后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