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大人以竹筒吸之,小儿以竹筒吹之。如余毒攻心肺,咽有疮,用 男孩儿奶汁调药一字,以鸡翎探之,呕者生,不呕者死。
牛蒡子丸
治咽喉内热毒所攻,生疮肿痛。
牛蒡子(一两,微炒) 川升麻 黄药子 干 浮萍草 玄参 甘草(生用。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硼砂散
治心脾风热所发,咽喉生疮肿痛,或子舌胀,或木舌重舌肿闷塞,水浆不下。
硼砂(研,三两) 薄荷叶 蒲黄(各一两) 寒水石(烧过,研,二两半) 贯众 玄参 青黛(研)
白茯苓(去皮) 缩砂仁 滑石(研) 荆芥穗 山豆根 甘草(生用。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半钱,不拘时用新汲水调下。或诸舌胀,掺在舌上咽津。
<目录>第八册\咽喉<篇名>咽中如梗属性:半夏浓朴汤(即四七汤,见气门。)
射干散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闷,噎塞疼痛,咽物不下。
射干 枯梗 川升麻 犀角屑(各三钱) 木香 木通(锉。各半两) 紫苏子(炒) 诃黎勒(去 核) 槟榔 枳壳(去穣,麸炒) 赤茯苓 炙甘草(各一两)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含化龙脑丸
治咽喉中有物如弹丸,日数深远,津液难咽,作渴疼痛,即须深针肿 结处,散尽毒瓦斯。
龙脑(研) 麝香(研。各二钱半) 川升麻 马牙硝 钟乳粉 黄 (各一两) 川大黄(微炒)
炙甘草(各半两) 生地黄(五两,取汁和药)
上为细末,研匀,以地黄汁更入炼蜜和丸,如弹子大。不拘时,以绵裹一丸,噙化 咽津,以咽喉通利为度。
木香散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吞不能入,吐不能出。
木香(半两) 紫雪 射干 羚羊角屑 犀角屑 槟榔(各一两) 玄参 桑根白皮 川升 麻(各一两半)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时温服。
络石汤
治咽喉中如有物噎塞。
络石(即石薛荔) 紫菀(去苗土,各半两) 升麻 射干(各七钱半) 木通 赤茯苓(去黑皮) 桔 梗(炒。各一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如要通利,及汤成 加芒硝末一钱匕,搅匀服之。
四味汤
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吐不利。
半夏(以生姜汁浸一宿,汤浸,切,洗) 浓朴(刮去粗皮,以生姜汁浸,炙黄) 陈橘皮(以汤浸,去 白,焙。各一两) 赤茯苓(刮去黑皮,二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擘碎,煎至六分,去滓,食远温服。
杏仁煎丸
治咽喉食即噎塞,如有物不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炒,半两) 官桂(去粗皮) 枇杷叶(拭去毛,炙) 人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以瘥为度。
<目录>第八册<篇名>皮肤属性:
桑皮饮
治皮肤痛,不可以手按。
桑白皮(二钱) 干葛 柴胡 枯黄芩 玄参(各一钱) 地骨皮 天门冬 麦门冬(各一钱半)
甘草 木通(各四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葱一寸,煎八分,食远服,取微汁。
泽肤膏
治皮肤枯燥如鱼鳞。
牛骨髓 真酥油(各等分)
上二味,合炼一处,以净瓷器贮之,每日空心用三匙,热酒调服,蜜汤亦可。久服 滋阴养血,止嗽荣筋。
大黄 虫丸(见虚劳。)
苇茎汤 当于疡科求之。
<目录>第八册<篇名>髭发属性:
〔张天师〕草还丹
(海藏) 此上少阴下厥阴药也。
地骨皮 生地黄 菟丝子(酒浸三宿,炒黄)
牛膝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可。修合忌女人、鸡、犬见。
七宝美髯丹
补肾丸,乌须发,延年益寿。
何首乌(赤白雌雄各一斤) 川牛膝(八两以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夜,以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 片,用黑豆铺甑中一层,却铺何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却铺川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 豆覆之,以豆熟为度,取去豆晒干,次日如前用生豆再蒸,如法蒸七次,晒七次,去豆用) 破故纸(半斤,
以水洗净,用黑芝麻同炒无声为度,去芝麻) 白茯苓(半斤,用人乳汁拌浸透,晒干蒸过) 赤茯苓(半 斤,用黑牛乳汁浸透,晒干蒸过) 菟丝子(半斤,酒浸一宿,洗去砂土,晒干,蒸三次,晒三次) 当归 身(半斤净身,去头尾,酒洗过) 枸杞子(半斤,去蒂枯者)
上末之,炼蜜丸,如龙眼大。每日空心嚼二三丸,温酒下,或米汤、白汤、盐汤皆 可。(制药不犯铁器。)
玄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