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细末,醋调绿豆粉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苦楝根煎汤送下。
仍用热童便入白矾末,淋洗肛门。
蒲黄散
治痔漏。
蒲黄 血竭(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患处。
斗门方
治痔有头如鸡冠者。用黄连末敷之,更加赤小豆末尤良。(一方,用黄连,木 香末敷妙。)
〔下血不止〕
芎归丸 黑丸子 臭樗皮散 二矾丸(并下血。)
槐角地榆汤
治痔漏,脉芤下血者。
地榆 槐角 白芍药(炒) 栀子(炒焦) 枳 壳(炒) 黄芩 荆芥 上入生地黄,水煎服。
槐角枳壳汤
治痔漏下血。
槐角(炒) 枳壳(炒) 黄连 黄芩 当归 白芍药 赤茯苓 甘草 乌梅(烧存性)
上入生地黄煎服。
〔气滞〕
荆枳汤
荆芥穗 枳壳(炒) 槐花 紫苏茎叶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血瘀〕
逐瘀汤
通利大小便肠,取下恶物。
川芎 白芷 赤芍药 干地黄 枳壳 阿胶 茯苓 五灵脂 蓬术 茯神 木通 甘草(生。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黄(各一钱半)
上作二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蜜三匙,同煎,食前服,以利为度。
〔血虚〕
黑地黄丸(见虚劳。)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五痔下血,面色痿黄,心忡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扁豆(蒸) 黄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一方,有五味子,无甘草。
〔积滞〕
治痔方神妙 当归 川芎 黄连 全蝎 三棱 蓬术 羌活 独活 山茱萸(去核。各半两) 枳壳(去 瓤,十二两) 商陆(白者,一两) 巴豆(去壳,不拘数) 木香 甘草节 鼠粘子(炒) 苦参 本 猪牙皂角(去皮弦净) 柴胡 刺 皮(炒。各一两)
上将巴豆二粒或三粒,入枳壳内,线扎定,却用醋煮烂吃,冷水洗净,去巴豆不用,
晒焙干,入前药同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醋汤下。更用 五倍子、羌活、独活煎汤洗。如大便燥结,用煮过巴豆六七粒,加入同丸。一方,加白术、
半夏、荆芥、薄荷、槟榔各一两。
<目录>第七册\目<篇名>目痛属性:
补肝散
(《简易》) 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钱) 香附子(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服无时。
《本事方》治睛疼难忍者。
川当归 防风 细辛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熟水调下,食后、日午、夜卧各一服。
止痛散
(《保命》) 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也,得 之于肌饱劳役。
柴胡(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栝蒌根(二两) 当归(一两) 黄芩(四两,一半酒浸,一半炒)
生地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临卧热服。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五钱。
桔梗丸
(《保命》) 治太阳经卫虚血实,目肿赤,睑重,头中湿淫肤翳,睛痛肝风盛,眼黑肾虚。
桔梗(一斤) 牵牛(头末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至一百丸,食前温水下,日二次。
柴胡复生汤
(《原机》) 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巅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
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翳陷下,所陷者或圆或方,或长或短,如缕、如锥、如凿。
柴胡(六分) 苍术 茯苓 黄芩(各半钱) 薄荷 桔梗 炙甘草 白芍药(各四分) 羌活 独活 本 蔓荆子 川芎 白芷(各三分半) 五味子(二十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热服。
上方以 本、蔓荆子为君,升发阳气也。川芎、白芍、羌活、独活、白芷、柴胡为臣,
和血补血,疗风,行厥阴经也。甘草、五味子为佐,为协诸药,敛脏气也。薄荷、桔梗、
苍术、茯苓、黄芩为使,为清利除热,去湿分上下,实脾胃二土,疗目中赤肿也。此病 起自七情五贼,劳役饥饱,故使生意下陷,不能上升,今主以群队升发,辅以和血补血,导 入本经,助以相协收敛,用以清利除热,实脾胃也。睛珠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
当归养荣汤
治睛珠痛甚不可忍,余治同上。
白芍药 熟地黄 当归 川芎(各一钱) 羌活 防风 白芷(各一分半)
上煎服法同上。
上方以七情五贼,劳役饥饱,重伤脾胃。脾胃者,多血多气之所,脾胃受伤,则血亦 病。血养睛,睛珠属肾。今生意已不升发,又复血虚不能养睛,故睛痛甚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