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60-证治准绳·疡医-第86页

脾气;夕用 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生肝血而愈。 太卿魏庄渠,癸卯仲冬,耳内作痛,左尺洪大而 涩。余曰∶此肾水枯竭,不能生肝木,当滋化源,彼不信。仍杂用直补之剂,余谓其婿 陆时若曰∶庄渠不能生肾水,来春必不能起。
至明年季春十八日,复请治,昏愦不语,颐耳之分,已有脓矣,且卵缩便数,方信余言,
求治。辞不克,用六味丸料一盅,阴茎舒出,小便十减六七,神思顿醒。余曰∶若砭脓出,
庶延数日,为立嗣之计,否则脓从耳出,死立待矣。或谓不砭可生者,余因辞归。翌日 果耳内出脓,至二十一日己未,火日而卒。宪副姜时川,癸卯冬,右手寸口浮数而有痰,
口内若有疮然。余曰∶此胃火传于肺也,当薄滋味,慎起居,以御之。甲辰秋,尺脉洪 数而无力。余曰∶此肺金不能生肾水,无根之火上炎也,宜静调养滋化源以治之。彼云∶ 今喉耳不时燥痛,肢体不时发热,果是无根之火殒无疑矣。后会刘古峡云∶姜公之病已 如尊料,遂拉同往视,喉果肿溃,脉愈洪大,又误以为疮毒而投苦寒之剂,卒于仲春二十 八日。乃药之促其亡也,否则尚能延至仲夏。
当归川芎散
治手足少阳经,血虚疮证或风热,耳内痒痛生疮出水,或头目不清,寒 热少食,或妇女经水不调,胸膈不利,胁腹痞痛。
当归 川芎 柴胡 白术 芍药(各一钱) 山栀(炒,一钱二分) 牡丹皮 茯苓(各八分)
蔓荆子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服。
若肝气不平寒热,加地骨皮。肝气实,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加参、 、归、地。脾 虚饮食少思,加苓、术。脾虚胸膈不利,加参、 。痰滞胸膈,加术、半。肝气不顺,胸 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攻痛,加青皮。肝血不足,胸膈不利,或小腹满痛,加熟地黄。
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日晡发热,加归地。
栀子清肝散
(一名,柴胡栀子散。) 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
或胸乳间作痛,或寒热往来。
柴胡 栀子(炒) 牡丹皮(各一钱) 茯苓 川芎 芍药 当归 牛蒡子(炒,各七分) 甘草 (五分)
上水煎服。若太阳头痛,加羌活。
加味地黄丸
治肝肾阴虚疮证,或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气喘嗽,或作渴发热,小 便赤涩等证。
干山药 山茱萸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 熟地黄 柴胡 五味子(各另为末,等分)
上将二地黄掐碎,酒拌湿杵膏,入前末和匀,加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 心白汤送下。不应,用加减八味丸。
<目录>卷之三\口齿部(四)
<篇名>口疮属性:(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
〔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
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 枚)
上作一帖煎。
〔罗〕黄连升麻汤
治口舌生疮。
升麻(一钱半) 黄连(三钱)
上为细末,绵裹含津咽。
〔丹〕
治口疮。黄柏炙,同细辛各二钱,研极细敷之。噙少时,当满口有涎吐之。少 刻,又敷又噙,如是五七次愈。(《千金方》)
〔罗〕绿袍散
治大人小儿口疮,多不效者。
黄柏(四两) 甘草(炙,二两) 青黛(一两)
上先取二味为末,入青黛同研匀,干贴。
〔衍〕
黄柏蜜炙,与青黛各一分,同为末,入生龙脑一字,研匀。治心脾热,舌颊 生疮,当掺疮上,有涎即吐之。
〔垣〕蜜柏散
治口疮久不愈者,用黄柏不计多少,蜜炙灰色,为细末。干掺上,临 卧。忌酒、醋、酱,犯之则疮难愈。
〔丹〕
好酒煮黄连,呷下立愈。
〔本〕
治膈上热极,口舌生疮。
腻粉(一匕) 杏仁(七粒,不去皮尖)
上二味,临卧时细嚼,令涎出则吐之,用温汤嗽口,未痊可又用。
〔肘〕
治口疮,以蔷薇根,避风处打去土,煮浓汁温含,冷易之。
〔衍〕
五倍子治口疮,以末搽之,便可饮食。
〔本〕
治口疮,以胆矾一块,用百沸汤泡开,含漱一夕,可瘥八分。一方。用白矾 汤漱口亦妙。凡口疮,用西瓜浆水。疮甚者,以此徐徐饮之。冬月无,留皮烧灰噙之。
治口疮,以好墨研蝼蛄极细,数之立效,(胡氏方。)蝼蛄走小肠、膀胱,其效甚捷。因力 峻气猛,阴虚气上致疮者,戒勿用。惟体实有热,在上焦者,用之。
子和治一男子,病口疮数年。上至口,中至咽嗌,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热物,一涌,
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黄连解毒汤,不十余日皆释。
〔丹〕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气不足,虚火泛上,先用理中汤,甚则加附子。
〔本〕
治满口生疮,此因虚火上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