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半夏、茯苓、芍药
二剂,寒热退而肿痛消,又十余剂,脾胃壮而形体健。 一男子,患此入房,两腿硬肿,
二便不通。余谓∶肾开窍于二阴,乃肝肾亏损也,用六味丸料加车前子、牛膝,而二便
利,用补中益气汤而肿硬消,喜其年少得生。一上舍,内痛如锥,肉色如故,面黄懒食,
痛甚作呕,此痛伤胃也,用六君子以壮其脾胃,用十全大补以助其脓而针之,更用前汤
倍加参、 、芎、归、麦门、五味、远志、贝母而疮敛。 一男子因负重,饮食失节,胸
间作痛,误认为疮毒,服大黄等药,右腿股肿,肉色如故,头痛恶寒,喘渴发热,脉洪
大而无力,此劳伤元气,药损胃气而然耳!用补中益气汤四剂,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喜
其年少而愈。



<目录>卷之四\股部(十五)

<篇名>附骨疽

属性:丹溪云∶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
黄芩,体虚加杜牛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生姜汁,食前饮之。痛甚者,恐十数帖
发不动,少加麻黄一二帖又不动,恐疽将成。急掘地成坎,以火 红,沃以小便。赤体坐
其中,以席围下体,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而愈。 或问∶附骨疽,何以别之?曰∶
凡患流注,表未尽则余毒附骨而为疽。在股外属足太阳、阳明经,在股内属足厥阴、足
少阴经。又云∶风湿折热,热结而附骨成疽。盖骨者肾之余,肾虚则骨冷而遂附着于骨也,
骨冷则气愈滞而血愈积,但能为肿不能为脓。流注者伤寒之余毒,骨疽者,流注之坏证也。
流注非伤寒之罪,乃医者表之未尽也,骨疽非流注之过,乃庸医凉药之误也,又云∶久
得浓味及醉后涉水;或履冰霜雪,寒入髀枢,积痰瘀血相搏而成疽,初时暂痛无时,乍寒
乍热而无汗,久则痛深,入骨而不移处,按之痛不止者是也。初觉即隔蒜灸之,以多为
上。宜胜金丹、乌金散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或八阵散。久则极阴生阳,寒化
为热,肉腐而成脓,脓成则宜烙,十全大补汤加牛膝、木瓜补之。有久溃毒结,留连展
转,经岁不已,腐出朽骨者,骨虽出而不愈,有终身之咎。视其白脓清稀者,碎骨初脱,肉
深难取。脓白而稠者,碎骨将出,肉浅可取。大抵久腐出骨,不论强弱老幼,必须补益,使
气血和畅,正气渐复,邪气渐退,自然收敛,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在所当用。未成
脓者,以冲和膏贴之。盖有独活能动汤气血也。已溃者,宜服何首乌散,此药能调和阴
阳也。
\x〔薛〕\x 附骨疽有因露卧,风寒深袭于骨者,有因形气损伤,不能起发者,有因克伐
之剂,亏损元气,不能发出者,有因外敷寒药,血凝结于内者,凡此皆宜灸熨患处,解
散毒瓦斯,补接阳气,温补脾胃为主。若饮食如常,先用仙方活命饮,解毒散郁,随着六
君子汤,补托荣气。若体倦食少。但用前汤,培养诸脏,使邪不得胜正。若脓已成即针之,
使毒不得内侵,带生用针亦无妨。如用火针亦不痛,且使易敛,其隔蒜灸,能解毒行气。
葱熨法能助阳气,行壅滞,此虽不见于方书,余常用之大效,其功是不能尽述,唯气血虚
脱者不应。 一女髀枢穴,生附骨疽,在外侧廉少阳经分,始末用五香汤、十宣散,一
日恶寒发热,膈满犹大,服五香汤,一夕喘死。此升散太过,孤阳发热于上也。 一人
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气壅盛,
劳则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
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汤,几殆,复请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一人附骨痈,畏针不开,臀膝通溃,脉数发渴,烦躁时嗽,饮食少思。齐氏曰∶疮疡
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此恶证也,脓出之后,若脉洪数难治,
微涩迟缓易治。刺之,脓出四五碗,即服参、 、归、术大剂,翌日脉稍敛,更服八珍汤
加五味子、麦门、肉桂、白蔹,三十余帖脉缓脓稠,三月乃愈。 一老,腿患附骨疽肿
硬,大按方痛,口干脉弱,肿聚不溃,饮食少思。予谓∶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色
不变者,发于骨髓。遂托以参 等药三十余剂,脓虽熟不穿。予谓∶药力难达,必须针
刺。不听,至旬日方刺,涌出清脓五六碗,然衰老气血不足,养毒又久,竟不救。大抵疮
疽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脓刺之,有腐肉取之,虚则补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贴
骨疽,腿细短软,疮口不合,以十全大补汤,外灸附子饼,贴补药膏,调护得宜,百帖而
愈。 一人环跳穴患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帖,因痛极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