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9-证治准绳·杂病-第207页

,病势转凶,将至颠 。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以 针磨令锋极尖,轻砭之,日砭八九次,出血 约一二盏,如此者三次,渐觉血少痛减肿消。夫舌者,心之外候也。心主血,故血出则愈。又诸痛痒 疮疡,皆属心火。燔针艾火,皆失此义也。薛新甫云∶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傍出 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廉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慎之。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三因》矾石散,治风寒湿舌强不能语。牛黄散治舌肿强,又用蛇蜕烧存性、全蝎等分,为细末 敷之。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经云∶邪客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 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又云∶手少阳之筋,其病支痛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 为输。又云∶厥阴络者,甚则舌卷卵上缩。又云∶肝者,筋之合也。肝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 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宜甘露饮、栝蒌根散、甘露丸。外敷芦荟散、玄参散、绿云散。并 以白矾末汤化洗足。曾有舌上病疮,久蚀成穴,累服凉剂不效,后有教服黑锡丹,遂得渐愈。此亦下 虚故上盛也。又有舌无故常自痹者,不可作风治,由心血不足,理中汤加当归服之。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心经热甚,及伤寒热毒攻心,及伤寒后不能调摄,往往有之,宜用珍珠末、冰 片等分,敷之即收。或用巴豆一枚,去油取霜,用纸捻卷之,内入鼻中,舌自收。(此治伤寒后不能 调摄者)。治一妇人产子,舌出不能收,令以朱砂末敷其舌,乃令作产子状,以二女掖之,乃于壁外 潜累盆盎置危处,堕地作声,声闻而舌卷矣。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灵枢》口问篇,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
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萧炳治口角流涎不止,口目 邪,手足痿软,
用神龟滋阴丸、通天愈风汤、清心导痰丸、清心牛黄丸。娄全善治宣文炳口流涎不止,喜笑舌喑,脉 洪大,用连、芩、柏、栀、白术、苍术、半夏、竹沥、姜汁服之,五日涎止笑息。(流涎者,自然流 出也)。仲景云∶大病瘥,喜出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东垣云∶多 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药中加益智仁。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舌属性:《灵枢经》黄帝曰∶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皆至 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视主病者,则补之。
<目录>第八册\七窍门下<篇名>面属性:面统属诸阳。(《灵枢》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又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曰∶五 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八衰竭,面焦发鬓颁白。《灵枢》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藏》
曰∶胃热则面赤如醉人。《素问》又曰∶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注∶胃阳明之脉行于面故耳)。
又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阳之上,血多气少则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肥而不泽,
血气和则美色。俱有余则肥泽,俱不足则瘦而无泽)。又统属手少阴心经。(《素问》曰∶心者,生 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又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又以五色候五脏,故面青属肝。(《素 问》曰∶生于肝,如以缟裹绀,故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注∶缟,缯之精白者。绀,深青扬赤 色。又曰∶青如翠羽者生,如草兹者死。注∶兹,滋也,如草初生之色也)。赤属心。(《素问》曰∶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故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注∶赭,赤土也。又曰∶赤如鸡冠者生,如 血 者死。注∶ 血,凝血也)。黄属脾。(《素问》曰∶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故黄欲如罗裹雄黄,
不欲如黄土。又曰∶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白属肺。(《素问》曰∶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故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又曰∶白如豕膏者生,如枯骨者死)。黑属肾。(《素问》曰∶生于肾,
如以缟裹紫,故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又曰∶黑如乌羽者生,如 者死。注∶ ,煤也。又曰∶ 五脏六 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曰∶首面 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裂何也?岐 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 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 又浓,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叶氏曰∶手足六阳之经,皆上至于头,而唯阳明胃脉,起 鼻交 中,入上齿中,侠口环唇,循颊车,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