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9-证治准绳·杂病-第191页

傍窍中流出薄稠水,
如脓腥臭,拭之即有,久则目亦模糊也。人嗜燥耽酒、痰火湿热者,每患此疾。久而不治,亦有暗伤 神水,耗涩神膏之害,与气壅如痰相似,彼轻此重。如痰乃在外水不清,睑内欲出不得出者;此则从 内,邪气熏蒸而出,欲罢不能者。治亦深浅迟速不同。
<目录>第七册\七窍门上<篇名>目属性:东垣云∶能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 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元气之来也徐而和,细细如线。邪气之来也紧而强,如巨川 之水,不可遏也。海藏云∶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地芝丸主之。《秘 要》云∶阴精不足,阳光有余,病于水者,故光华发见散乱,而不能收敛近视。治之在心肾,心肾平 则水火调,
而阴阳和顺,阴阳和顺则收敛发用各得其宜。夫血之所化为水,在身为津液,在目为膏汁。若贪淫恣 欲,饥饱失节,形脉甚劳,过于悲泣,皆斫耗阴精,阴精亏则阳火盛,火性炎而发见,阴精不能制伏 挽回,故越于外而远照。不能治之,而反触激者,有内障之患。
<目录>第七册\七窍门上<篇名>目属性:东垣云∶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也。气 虚者,元气虚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海藏云∶目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宜 补心,《局方》定志丸主之。《秘要》云∶此证非谓禀受生成近觑之病,乃平昔无病,素能远视,而 忽然不能者也。盖阳不足,阴有余,病于火者,故光华不能发越于外,而偎敛近视耳。治之在胆肾,
胆肾足则神膏浓,神膏浓则经络润泽,经络润泽则神气和畅而阳光盛矣。夫气之所用谓之火,在身为 运用,在目为神光。若耽酒嗜燥、头风痰火、忿怒暴悖者,必伤神损气,神气弱必发用衰,发用衰则 经络涩滞,经络涩滞则阴阳偏胜,而光华不能发达矣。
<目录>第七册\七窍门上<篇名>目属性:《灵枢》大惑论帝曰∶予尝上清冷之台,中 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予私异之,窃内怪之,独 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搏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复久之不已也。卒然自止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 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 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又云∶目者,
五脏六腑之精也,荣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睛法 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转而睛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 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帝曰∶予疑其然。予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 则复,予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 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素问》云∶夫精明 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东垣益气聪明汤之类主 之。)
【神光自见证】
谓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时发时止,与视瞻有色 之定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神光欲散,内障之重者。非若萤星,痰 火之轻也。
【黑夜精明证】
夫人体天地之阴阳,昼明夜晦,理之常也。今晦冥之中倏忽见物,是背于 阴阳矣。乃水火不交,精华关格,乖乱不和,阳光飞越之害。不能培养阴精,以留制阳光,而自以为 精华之盛,至于光坠而盲始悔之,不巳晚乎。
【视正反邪证】
谓物本正而目见为邪也。乃阴阳偏胜,
神光欲散之候。阳胜阴者,因恣辛嗜酒怒悖,头风痰火气伤之病。阴胜阳者,因色欲哭泣饮味,经产 血伤之病。此内之玄府,郁滞有偏,而气重于半边,故发见之火亦偏而不正耳。治用培其本,而伐其 标。久而失治,内障成焉。《云麓漫抄》云淮南陈吉老,儒医也。有富翁子,忽病视正物皆 以为斜,几案书席之类,排设整齐,必更移令斜,自以为正,以至书写尺牍,莫不皆然。父母甚忧之,
更历数医,皆不谙其疾,或以吉老告,遂以子往求治,既诊脉后,令其父先归,留其子,设乐开宴,
酬劝无算,至醉乃罢。扶病者坐轿中,使人舁之,高下其手,常令倾倒,展转久之,方令登榻而卧,
达旦酒醒,遣之归家,前日斜视之物皆理正之。父母跃然而喜,且询治之之方。吉老云∶令嗣无他疾,
醉中尝闪倒,肝之一叶搭于肺上不能下,故视正物为斜。今复饮之醉,则肺胀展转之间,肝亦垂下矣。
药安能治之哉。富翁浓为之酬。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