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7-证治准绳·女科-第129页

熟水绞取汁三盅,无进温服,止。
治妊娠遍身痛,或冲心欲死,不能饮食。
白术(五两) 黄芩(二两) 芍药(四两)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缘胎有水致痛,兼易产。
文仲、葛氏疗妊娠卒胎上迫心痛方 取弩弦急带之,立愈。
胶艾汤(见血崩。)保生丸(大法。)
<目录>卷之四\胎前门<篇名>妊娠经来漏胎下血属性:
〔脉经〕
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 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 反洒淅,不欲食饮,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滑 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堕,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 阳不足,故令激经也。(滑脉主血有余,今经又少,故知孕也。)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饮食精神如 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大全〕
夫妊娠漏胎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也。此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 阳、少阴之经血故也。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脉也,手少阴心 脉也,是二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有娠之人,经水所以断者,壅之养胎,蓄之 以为乳汁也。冲任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漏,血尽则人毙 矣。又有因劳役,喜怒哀乐不节,饮食生冷,触冒风寒,遂致胎动。若母有宿疾,子脏为 风冷所乘,气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令下血也。曾有以娠妇月信不绝,而胎不损,问 产科熊宗古,答曰∶妇人血盛气衰,其有必肥,既娠之后,月信当来而胎不动,若据晚 进观之,便以为漏胎,若作漏胎治之,则胎必堕。若不作漏胎治,则其未必堕。今推宗 古之言,诚有旨也。巢氏云∶妇人经闭不利,别无所苦者,是谓有子,以其经血蓄之以养 胎,拥之为乳汁也。有子之后,蓄以养胎矣,岂可复能散动耶。所以然者,有妊而月信每 至,是亦未必因血盛也。若谓妇人荣经有风,则经血喜动,以其风胜则可也,既荣经为风 所胜,则所来者非养胎之血,以此辨之,若作漏胎治之,必服保养补胎之药,且胎不损,
强以药滋之,乃所谓实实虚虚也,其胎终堕宜矣。若医者知荣经有风之理,专以一药治 风,经信可止,或不服药,胎亦无恙。然而有胎本不固,而因房室不节,先漏而后堕者,
须作漏胎治之,此又不可不审也。
〔丹〕
胎漏因气虚,因血虚,因血热。
〔薛〕
前证若因风热,用防风黄芩丸。若因血热,用加味逍遥散。若因血虚,用二 黄散。若因血去太多,用八珍汤;未应,补中益气汤。若因肝火,用柴胡山栀散。若因 脾火,用加味归脾汤。若因事下血作痛,用八珍汤加阿胶、熟艾。若因脾胃虚弱,用补 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若因脾胃虚陷,用前汤倍用升麻、柴胡。若晡热内热,宜逍遥散。
妊娠卒然下血,若因怒气,用小柴胡汤。若因风热,用一味防风丸。若因血热,用一味 子芩丸。若因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若因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若气血盛而下血者,
乃因儿小饮少也,不必服药。一妊妇下血,服凉血之药,下血益甚,食少体倦,此脾气 虚而不能摄血,余用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因怒而寒热,其血仍下,此肝火旺而血沸腾,用 加味逍遥散血止,用补中益气汤而安。一妊妇下血,发热作渴,食少体倦,属脾气虚 而肝火所侮,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栀。血止,因怒复作,用六君加柴胡、山栀、升麻而安 一妊娠六月,每怒下血,甚至寒热头痛,胁胀腹疼,作呕少食。余谓寒热头痛,乃肝火 上冲;胁胀腹痛,乃肝气不行;作呕少食,乃肝侮脾胃;小便下血,乃肝气火血热。用小 柴胡加芍药、炒黑山栀、茯苓、白术而愈。一妊娠六月,体倦食少,劳役下血,用六君 加当归、熟地黄、柴胡、升麻而愈。江应宿治王祠部安人孕三月,腰腹递痛,漏下不 止,气涌胀闷,速江诊视。六脉弦数,平昔脉极沉细,此必怒动肝火,挟相火而生内热,
喜脉不滑,未至离经,犹可保也。以条芩、白术、枳壳、香附、茯苓、阿胶、白芍、当归、
陈皮,煎调鹿角 ,酒淬细末一钱,更进抑青丸一服痛已,数剂平复。仲景云∶妇人有 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芎归胶 艾汤主之。(方见血崩。)
《大全方》治妊娠三四月,腹痛时时下血。
续断(二两) 艾叶 当归 干地黄(各六两) 竹茹 阿胶 鸡苏(各一两)
水一升,煎取六合,空心再服。
《广济》安胎。胎病漏血腹痛。
当归 川芎 阿胶(炙) 人参(各一两) 大枣(二十个)
上切,以水三升,酒四升,煮二升半,分三服,五日一剂,频服三四剂无妨。
济生如圣汤
治胎动腹痛,或为漏胎。
鲤鱼皮 当归(酒浸) 熟地黄(酒蒸) 白芍药 阿胶(蚌粉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