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木防己(三两) 石膏(鸡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x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x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人参 茯苓(各四两)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注】心下,膈下也。水在膈上则喘满,水在膈间则痞悸,水在膈下则惟苦眩晕。以
泽泻汤之平和小剂主之,治支饮之轻者可也。若阳虚水盛,又当从事乎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矣。
【集注】尤怡曰∶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
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眩黑也。泽
泻泄水气,白术补土气,似胜水也。
\x泽泻汤方\x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注】稠浊为痰,阳之盛也;稀清为饮,阴之盛也。有痰无饮,当以凉药治之;有饮
无痰,当以热药温之。若痰而兼饮者,此不可纯凉,又不可纯热,故当以温药和之可也。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注】支饮,水在膈之上下也。水乘肺则咳,水乘心则烦,水结胸则痛,其人形气俱
实,以十枣汤攻之可也。然病此卒不死,或至百日,或延至一年者,以饮阴邪,阴性迟,
故不卒死也。
\x十枣汤方\x(见上)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以出其脉也。咳家,谓久咳之家也,咳家未可攻也。若脉弦,其咳
则为有水也,有水可攻,故以十枣汤攻之。
【集注】魏荔彤曰∶咳嗽者,有饮冷而咳嗽者,有因外感风寒而咳嗽者,所谓形寒饮
冷则伤肺也,此外感风寒之咳嗽也。有因伤倦而咳嗽者,所谓阴虚内热,火刑肺金,此
内伤虚劳之咳嗽也。于此俱无涉也。仲景命之曰∶咳家,专为痰饮在内,逆气上冲之咳
嗽言也。故其脉必弦,无外感家之浮,无内虚家之数,但见弦者,知有水饮在中为患也。
主之以十枣汤,使水邪有所制,斯下注而免于上厥也。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按】此条系在首条“微者短气”之下,今分在此。
【注】脉双弦者,两手左右脉皆弦也。偏弦者,或左、或右,脉单弦也。偏弦者,饮
也,故当下之;双弦者,寒也,不当下也。即偏弦当下,亦不可大下,若大下之,则虚其
里,单弦变而为双弦矣。弦为阴脉,重阴则寒,故曰∶双弦者寒也。此又示人不可以弦
脉,专主饮也。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按】脉弦数之“数”字,当是“迟”字,始与寒饮之理合,是传写之讹。
【注】单弦主饮 ,固当下也,若单弦兼迟,而有寒饮,不可下也。寒饮之咳,冬夏难治
者,以夏阴极于内,冬阴极于外故也。此承上二条,详申弦脉饮病可下、不可下之义也。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
中故也,治属饮家。
【注】久咳数岁,即今之年年举发,痰饮咳嗽水喘之病也。若其脉弱者,知邪不进则
为可治。若实大数者,知邪日进故死也。若脉虚者知正气虚,必苦冒也,审其人素本有
支饮,则不必治其咳,宜于痰饮家求治法也。
【集注】尤怡曰∶久咳数岁不己者,支饮渍肺而咳,饮久不已,则咳久不愈也,咳久
者,其气必虚,而脉反实大数者,则其邪犹盛,以犹盛之邪,而临已虚之气,其能久持
乎?故死。若脉虚者正气固虚而饮气亦衰,故可治。然饮虽衰而正不能御,亦足以上蔽清
阳之气,故其人必苦冒也。此病为支饮所致,去其饮则病自愈,故曰∶治属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
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
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
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
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
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去
甘草桂枝加细辛干姜半夏汤主之。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
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
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按】小青龙汤下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