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30-脉因证治-第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发也,看他证加减。伤风以防风为 君,甘草、白术为佐。是风宜辛散也。其伤寒表证,以石膏、滑石、甘草、知母、葱、豉之 类,汗出即解。如热半表半里,与小柴胡,汗出而愈;热甚,大柴胡与之;更甚,小承气。
里热甚,大承气,发黄者,茵陈蒿汤下之。结胸,陷胸汤下之。
内伤,见于右手。内伤躁作寒已,寒作躁已,不相并,但有间,且晡时必减,乃胃气得 令。潮作之时,精神困倦,乃其气不足。外伤,见于左手。外伤但无间,且晡时必作剧,乃 邪气盛。潮作之时,精神有余,乃邪气胜。寒邪不能食,风邪能食。
表虚,不作表虚治。或劳役于凉处解衣,或阴虚新浴,表虚为风寒所遏,切不可妄解表 【目录】卷一【篇名】七、大头肿痛属性:(附蛤蟆瘟)

【因】
阳明邪热太甚,故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也。湿热为肿痛,治之视其肿热 在何部分,随结而取之,是天行也。


【治】
黄芩(炒) 甘草 大黄(煨) 黍粘子(炒) 芒硝 阳明渴,加石膏;少阳渴,加栝蒌根;阳明行经,加升麻、白芍、葛根、甘草;太阳行 经,加羌活、防风。


蛤蟆瘟

【因】
风热。


【治】
解毒丸下之。

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粪敷。烧灰大妙。
车前叶服;或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磨敷皆可。五叶藤汁敷亦可。
【目录】卷一【篇名】八、霍乱属性:
【脉】
微涩,或代,或伏。脉弦滑者,膈有宿食;身却不热,为霍乱。大者生 ,微迟者死,脉洪者热。


【因】
其气有三∶一曰火,二曰风,三曰湿。

邪在上焦则吐,下焦则泻,中焦则吐而且利。吐为 热也;泻为湿也;风胜则动,故转 筋也 。或因大渴而大饮,或饥,或饱甚,伤损胃气,阴阳交争而不和。此为急病也,不死。如干 霍乱而不得吐利,必死。

【证】
其状心腹卒痛,呕吐下利,憎寒发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吐,先腹 痛则先下,心腹俱痛,吐利并作。甚则转筋,入腹则死,不然则吐泻。

干霍乱者,忽然心腹胀满,绞刺痛,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须臾则死。以盐汤大吐之佳 。
外有冲恶,病同而名异。

【治】
五苓散治热多饮水,关上脉洪者,热也。宜清之。


理中丸
治寒多不饮水,身不热者。


半夏汤
治霍乱转筋,吐利不止。身痛不止者,宜加桂枝汤。

半夏曲 茯苓 陈皮 白术 薄荷 桂枝 甘草
和解散
治霍乱。此条,内有所积,外为邪气所阻。甚用吐法,二陈汤。


和解散
川芎 苍术 白芷 防风 【目录】卷一【篇名】九、瘟病属性:
【证】
众人一般者是。


【治】
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

大黄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梗 苍术 防风 滑石粉 人中黄 香附子 上神曲丸,送下随宜。气虚四君子;血虚四物汤;痰,二陈汤;热甚,童便作汤送下。
春夏不服麻黄,秋冬不服桂枝;夏不服青龙,冬不服白虎。
【目录】卷一【篇名】十、伤暑属性:
【脉】
脉虚身热,或浮自汗。自汗者,火动而散故也。


【因】
夏火太热,损伤肺金元气。其感有二∶动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动而火 胜,热伤气也,脉洪而大。静而得之,乃安乐之人,静而湿胜,火胜金位也,脉沉而实。


【证治】
暑喜归心。入心则噎塞,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入肺则喘满、痿 ;

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肾则消渴。病则 怠惰嗜 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弱,头疼恶热,躁热,大渴引饮,大汗。因动而中,白虎 加 入参汤主方。头疼恶寒,拘急肢节疼,大热无汗。因静而中,大顺散、白虎加苍术。有阴胜 阳之极,甚则传肾肝为痿厥,清暑益气汤主之。
凡中 死,切忌与冷水凉处,须沃以汤,宜黄龙丸主之。
心虚伤暑,身热头痛,烦满而渴,五苓散主之。肺虚伤暑,身热烦闷而喘,白虎汤主之 。脾虚伤暑,则为 疟,常山饮主之。

黄连香薷汤
治暑。挟痰加半夏;虚加参、 。


清暑益气汤
治暑伤金,虚甚。


玉龙丸
曾用治暑。油炒半夏、姜汁丸。


补中益气汤
治疰夏痰渗。


二苓汤
治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此名中湿。

泽泻(一两) 滑石(二两) 茯苓 猪苓 白术(半两)
暑风挟火,痰实者,可用吐法。

玉龙丸
治暑泄泻,或二便秘。

焰硝 明矾 滑石 硫黄(一两) 白面(六两)
水丸,水下。
【目录】卷一【篇名】十一、疟属性:
【脉】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可温之 ;弦数者,可汗,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