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灸百壮,神效。
治蛇入七窍,急以艾灸蛇尾。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花椒七粒,蛇自出。即用雄黄、朱砂末,煎人 参汤,调灌之,内毒即解。山居人被蛇伤,急用溺洗咬处,拭干,以艾灸之,立效。又方,用独头大 蒜,切片置患处,以艾于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多灸为妙。
立斋治陈鉴,居庸关人,蝎螫手,瘀痛彻心,顷刻 痛至腋,寒热拘急,头痛恶心,此邪正二气 相搏而然。以飞龙夺命丹涂患处,及服止痛之药,俱不应。乃以隔蒜灸法灸之,遂愈。薛母及薛皆尝 被螫,如前灸之,痛即止。薛母又尝为蜈蚣伤指,亦用前法而愈。凡蜈蚣毒之类所伤,根据此疗之,并 效。本草谓蒜疗疮毒,有回生之功。
一猎户腿被野狼咬,痛甚,治以乳香定痛散,不应。思至阴之下,血气凝结,药力难达,令隔蒜灸 至五十余壮,瘀痛悉去。仍以托里药及膏药贴之而愈。
王生被狂犬伤腿,顷间 痛至股。翌日牙关紧急,以玉真散治之,不应。亦隔蒜灸三十余壮而苏。仍以玉真散及托 里消毒药而愈。
立斋父尝睡间有虫入耳,痛瞀。将姜擦猫鼻,尿自出,取尿滴耳内,虫即出而愈。又百户张锦,自谓耳内生疮,不 时作痛,痛而欲死,痛止如故。诊其脉皆安静,谓非疮也。话间忽痛作,度其有虫入耳,令回,急取猫 尿滴耳,果出一臭虫,遂不复痛。或用麻油滴之,则虫死难出。或用炒芝麻枕之,则虫亦出,但不及 猫尿之速也。(此案,耳门亦收之,非重出也。恐患此者,不知是虫,便翻阅耳。)
《华佗传》∶彭城夫人夜之厕,趸螫其手,呻吟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易 汤,汤冷令暖之,其旦即愈。(《三国志》)
一僧为蛇伤,一脚溃烂,百药不愈。一游僧以新水数斗,洗净腐败,见白筋,挹干,以白芷末入 胆矾、麝香少许,糁之。恶水涌出,日日如此,一月平复。(《奇疾方》)
苏韬光寓婺女城外魁星馆,有人书一方于壁间,曰∶此方治诸虫咬,神效。韬光屡以救人,皆验。
其方用贝母为末,酒调,令病者量饮之,饮不得,即止。顷之,酒自伤处为水流出,水尽为度。却以 贝母塞疮口,即愈。虽伤已死,但有微气,可以下药者,即活,神效不可言。(《集成》)
崇宁末年,陇西兵士,暑月中在 厅下跣立,足下为蚯蚓所中,遂不救。后数日,又有人被其毒。
博识者教以先饮盐汤一杯,次日盐汤浸足,乃愈。
《谭氏方》治蜘蛛咬,遍身疮子,以葱一枚,去尖头,作孔,将蚯蚓入葱叶中,紧捏两头,勿泄 气,摇动即化为水,水点咬处,瘥。(本草)
孙真人以武德中六月,得蠼HT 尿疾,经五六日,觉心闷不住,以他法治不愈。又有人教画地作蠼HT 形,以刀仔细细尽取蠼HT 腹中土,就以唾和成泥,涂之再涂,即愈。方知天下万物相感,莫晓其由矣。
(《千金方》)
立斋治一男子,犬伤青肿作痛,以萝卜汁,调栀子末敷之,以四物汤加柴胡、黄芩、花粉、穿山 甲,二剂少愈。更以托里散加生地、柴胡、红花,数剂而溃。再以托里健脾药而愈。
马铭鞠传治蜈蚣伤方,蜒蝣涂上,其痛立止,屡试神效。又一法,用旧竹筋,火中将头上烧黑,
取下少许研细,敷患处,立愈。(《广笔记》)
<目录>卷三十六<篇名>破伤风属性:(雄按∶史 臣云∶冒风者曰破伤风,染湿者曰破伤湿。今但列伤风,而不及伤湿,犹有缺漏也。)
官使明光祖,向任统制官,被重伤,患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用 土虺蛇一 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去泥醋炙;天南星八钱重一枚,炮。上为末,醋炙,
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丸、五七丸,生姜酒下,仍食稀葱白粥取汗,即瘥。(《普济方》、《本草 纲目》)
万密斋治一妇人,年四十余,形黑而瘠,性躁急,先患左腿发内痈,溃后起坐。万曰∶疮口未合 当禁风。其妇自恃强健,不听。忽一日眩仆,目贬口 ,身反张,手足挛曲,亟求治。曰∶此破伤风,
病也。用桂枝汤加熟附子、黄 、防风,一剂而病减。再服十全大补汤,三剂而安。
胡念庵曰∶一人因拔髭一茎,忽然肿起不食。有友人询余,余曰∶此破伤风也,速灸为妙。医乃 认作髭疔,治以寒凉,不数日发痉而死。(《医林指月》)
有男子年六十一,脚肿生疮,忽食猪肉不安。医以药利之,稍愈。时出外,中风汗出,头面暴肿 起紫黑色,多唾,耳叶上有浮泡小疮,黄汁出,乃与小续命汤加羌、活一倍,服之遂愈。(《医说续 篇》)
薛立斋云∶一男子背疮未敛,以膏药剪孔贴之,患破伤风症而殁。此先失于内补,外邪集其虚耳。
余见此症,贴膏药剪孔,欲其通气,而反患破伤风;搽敛药生肌,欲其收口而助其余毒,以致殁者多 矣。可不慎哉?
一男子风袭疮口,牙关紧急,腰背反张,以玉真散,一服而愈。仍以托里药而敛。
薛立斋治一妇人,臀痈将愈,患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