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粉(五钱) 熊胆(四钱) 青盐(三钱)
上极细搅匀。熬令稀膏。点用。
治眼暴赤发嗔痛不可忍者。\x救苦丸。\x
黄连(一两)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
上同 细。新水半碗。浸一宿。以慢火熬。约至一半。以绵滤去滓。以净为妙。用火再熬。作稠膏子为度。
摊在碗上倒合。以物盖之。用熟艾一大弹子许。底下燃之。用艾熏膏子。艾尽为度。再入下项药。
朱砂(一钱飞) 脑子(半钱) 乳香 没药(等分)
上同研极细。入黄连膏内。搜和丸如米大。每用二丸。点眼大角内。仰面卧。药化则起。
治眼发赤肿。毒瓦斯侵睛胀痛。\x宣毒散。\x
盆硝 雄黄 乳香 没药(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以少许。鼻内 之。
治眼风毒发肿。鼻中欲嚏。嚏多大损而生疮。\x宣风散。\x
川芎 甘菊(各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上和匀。再研极细。少许鼻内 之。
能远视不能近视。局方中\x定志丸。\x
白茯苓(去皮) 人参(去芦头各三两) 远志(去苗及心) 菖蒲(各二两)
目能近视不能远视。\x万寿地芝丸。\x
生姜(四两焙) 天门冬(四两去心) 枳壳(三两去y炒) 甘菊(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茶清或温酒下一百丸。食后。此药能愈大风热。
\x洗眼药\x
诃子(二两) 黄丹(四两) 蜜(八两) 柳枝(四十寸)
上以河水二碗。熬至半碗。用一钱热水化洗之。石器内熬。
治眼赤瞎。以青 蛆。不以多少。淘净晒干末之。令害眼人仰卧合目。用药一钱散在眼上。须臾药行。待
少时去药。赤瞎亦无。
\x治倒睫\x 无名异末之。掺在纸中。卷作捻子。点着到药处
吹杀。以烟熏目。睫自起。



<目录>卷下

<篇名>疮疡论第二十六

属性:论曰。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治其本。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其原在里。发于表也。受持
如虚。言内结而发诸外。未知从何道而出。皆是从虚而出也。假令太阳经虚从背而出。少阳经虚从鬓出。阳明
经虚从髭而出。督脉经虚从脑而出。又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其在外盛则内行。若其脉沉实。
当先疏其内。以绝其原也。其脉浮大。当先托里。恐气伤于内也。有内外之中者。邪气至甚。遏绝经络。故发
痈肿。经曰。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此因失托里。及失疏通。又失和荣卫也。治疮之大要。须明
托里疏通行荣卫三法。托里者。治其外之内。疏通者。治其内之外。行荣卫者。治其中也。内之外者。其脉沉
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其邪气深于内也。故先疏通。以绝其原。外之内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形证
外显。恐邪气极而内行。故先托里。内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荣卫也。用
此三法之后。虽未瘥。必无变证。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痊愈。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又曰。知其
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针灸法曰。凡疮疡可灸刺者。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俞穴远近。若从背而出。当从太阳五穴。随证选
用。或刺或灸。泄其邪气。
凡太阳多血少气。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从鬓而出者。当从少阳五穴选用。
少阳少血多气。
窍阴 侠溪 临泣 阳辅 阳陵泉
从髭而出者。当从阳明五穴选用。
阳明多血多气。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从脑而出者。初觉脑痛不可忍。且欲生疮也。脑者髓之海。当灸刺绝骨。以泄邪气。髓者舍也。故脉浮者。
从太阳经。根据前选用。脉长者。从阳明经。根据前选用。脉弦者。从少阳经。根据前选用。论曰。诸经各有井荥俞
经合。井主心下满及疮色青。荥主身热及疮赤色。俞主体重节痛疮黄色。经主咳嗽寒热疮白色。合主气逆而泄
疮黑色。随经病而有此证者。或宜灸宜针。以泄邪气。经曰。邪气内蓄则肿热。宜砭射之也。内经曰。夫癖气
之息者。宜以针开除之。气胜血聚者。宜石而泄之。王注曰。石砭也。可以破大痈出脓。今以排针代之。凡疮
疡已觉微漫肿硬。皮血不变色。脉沉不痛者。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如已有脓水者不可灸。当刺之。浅
者亦不灸。经曰。陷者灸之。如外微觉木硬而不痛者。当急灸之。是邪气深陷也。浅者不可灸。慎之。
诸病疮疡如呕者。是湿气浸于胃也。药中宜倍加白术服之。
\x内疏黄连汤\x 治呕哕心逆。发热而烦。脉沉而实。肿硬木闷而皮肉不变色。根深大。病在内。脏腑秘涩。
当急疏利之。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