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乖矣。



<目录>卷之四\痢症论治

<篇名>痢症脉候

属性:下痢沉小微细者吉,洪大滑数者死。沉弦者重,脉大者为未止,微弱者为欲愈,虽发热不死。下利脉数,
有微热汗出者即愈。下利发热而渴,脉弱者自愈。《医通》曰∶痢白沫初起,脉小滑,能食者,易治;洪大急
疾,四肢厥冷者,难治。久痢脉微弱小细者愈;数实,或虚大无根者危。下痢脓血,初起脉小滑,或弦软,身不
热者,易治。数实滑大而身热者,势虽甚,犹或可治。若先不热,五六日后反发热,脉大者,必死。久则脉宜
芤迟虚,不宜数盛滑实,身热不止,口噤不食,或久痢脉结代,反骤能食,为除中,皆死。下痢脉,六七日后
最忌强盛。凡下痢脉浮身热,作风治。脉沉身重,作湿治。下痢为肠胃病,虽频迸,而能食则吉。若噤口痢初
起,脉数实可治,久痢反不能食,脉见有余者死。惟小弱流利者,当作胃虚治之。



<目录>卷之四\痢症论治

<篇名>附方

属性:〔调气〕\x四七汤\x 见二卷咳嗽。
〔调气〕\x木香化滞汤\x 香 柴 陈 夏 归 草 草蔻 香附 红花 胸满加枳壳,腹胀加浓朴。
〔和血〕\x四物地榆汤\x 地 芍 归 芎 加地榆,或加阿胶。
〔和营〕\x理阴煎\x 见二卷咳嗽。
〔清热〕\x芩连芍药汤\x 白芍(二钱) 黄芩 黄连 木香 枳壳(各钱半) 陈皮(一钱) 炙草(三分)
〔温寒〕\x香砂枳术丸\x 木香 砂仁 枳 术
〔寒滞〕\x香砂异功散\x 木香 砂仁 参 术 苓 草 陈
〔泄湿〕\x四苓散\x 苓 术 泽 猪苓
〔消食〕\x保和丸\x 见二卷痰饮。
〔导滞〕\x小承气汤\x 见一卷温。
〔和痛〕\x芍药汤\x 归 芍 芩 连 桂 草 槟 木香 大黄
〔升阳〕\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摄滑〕\x赤石脂禹余粮丸\x 赤石脂 禹余粮
〔润涸〕\x猪脏汤\x 取不落水猪大肠煮汁,吹去油面饮之。以脏补脏,且润枯涩,最为久痢妙方。
〔润枯〕\x阿胶丸\x 阿胶 黄连(各一两) 茯苓(二两)
〔补固〕\x八珍汤\x 见一卷中风。
〔调补〕\x参苓白术散\x 见三卷脾胃。
〔清导〕\x导气汤\x 芩 连 归 芍 槟 枳 木香 大黄
〔温里〕\x香砂温胃饮\x 温胃饮见一卷中风,此加木香、砂仁。
〔温摄〕\x黑豆饮\x 黑豆(一两半) 罂粟壳(蜜炙,八钱) 地榆 炙草(各六钱) 炮姜(四钱) 白芍(三
钱) 分三四服,水煎。
〔血痢〕\x地榆丸\x 地榆 当归 阿胶 黄连 诃子肉 木香 乌梅肉(各五钱) 蜜丸。
〔温脾〕\x理中汤\x 参 术 姜 草
〔黑痢〕\x芩芍汤\x 芩 芍 草
〔通治〕\x香连丸\x 黄连(吴萸拌炒) 木香 醋糊丸。
〔瘀血〕\x桃仁承气汤\x 见一卷疫。
〔清血〕\x胃风汤\x 见本卷泄泻。
〔五色〕\x真人养脏汤\x 归 芍 术 草 参 桂 诃子肉 木香 肉果 粟壳
〔通治〕\x驻车丸\x 黄连 阿胶 当归(各一两) 干姜(五钱) 醋糊丸。
〔赤白〕\x连理汤\x 见一卷暑。
〔湿郁〕\x平胃散\x 术 朴 陈 草
〔冷痛〕\x附子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厥逆〕\x通脉四逆汤\x 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两) 炙草(二两) 冷服,加葱九茎。
〔脓痢〕\x戊己丸\x 黄连 茱萸 白芍
〔痢血〕\x阿胶四物汤\x 四物汤加阿胶。
〔发热〕\x仓廪汤\x 参 苓 羌 独 柴 胡 枳 芎 草 前胡 桂枝 陈米 姜
〔和营〕\x小建中汤\x 见二卷咳嗽。
〔救液〕\x阿胶丸\x 阿胶 黄连(各二两) 当归 干姜(各一两) 木香
黄芩 赤石脂 龙骨(各一两) 浓朴(五钱)
〔救液〕\x阿胶梅连丸\x 阿胶 黄连(各三两) 归 芍 苓 柏 乌梅(各一两五钱) 炮姜(一钱)
醋煮阿胶为丸。
〔存阴〕\x黄连阿胶丸\x 即阿胶丸。
〔热痢〕\x白头翁汤\x 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后重〕\x升阳除湿汤\x 见一卷湿。
〔风邪〕\x三奇散\x 黄 防风 枳壳
〔虚滑〕\x桃花汤\x 赤石脂 干姜 粳米
〔里急〕\x苏子降气汤\x 见二卷失音。
〔胃虚〕\x治中汤\x 见三卷饮食。
〔呕痢〕\x吴茱萸汤\x 见三卷呕吐。
〔休息〕\x诃黎勒丸\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