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2-类经图翼-第71页

疝,卵肿如瓜,入 腹欲死,灸足大指下横文中,随年壮,即肿边灸之,神验。又治老少大便失禁,灸两脚大指 去甲一寸所,三壮。又治卒癫病,灸聚毛中七壮。又治鼻衄时痒,灸足大指节横理三毛中 十壮,剧者百壮,并主阴肿。又治久魇不醒者,灸两足大指聚毛中,二十一壮。
独阴 在足趾下横文中。(按捷法云∶即至阴穴。当是足小指也。)
主治干呕吐,小肠疝气,死胎,胎衣不下。
足第二指上穴 主治水病,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
手足小指穴 主治食注,灸手小指尖头,男左女右,随年壮。又治消渴证,初灸两手足 小指头及项椎随年壮,又灸膀胱俞横三间寸灸之,亦随年壮,五日一报之。又治 疝,灸手 小指端七壮,左灸右,右灸左。
手足大指爪甲穴 千金翼云∶治卒中邪魅,鼻下人中,及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 上,半在肉上,灸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矢。又十三鬼穴,于第二次下针,刺手大指爪 甲下,入肉三分,穴名鬼信。又第三次下针,刺其足大指爪甲下,入内二分,穴名鬼垒。又 治小便数而少且难,男辄失精,此方甚验,令其人合掌,并两大指,灸甲角肉际,两指共此一 壮,亦灸足大指与手同,各三壮,三日一报之。又治 病阴肿,令并足,合两拇指爪甲,以一 艾炷,灸两爪端方角上,七壮。又秦承祖灸鬼法,名鬼哭穴,以两手大指相并缚定,用艾炷 骑缝灸之,令两甲后连肉四处着火,一处无火则不效,灸七壮,或二七壮。一曰∶前秦承祖 所用者,是名手鬼眼。又二穴在两足大拇指间,亦与取手穴同法,是名足鬼眼,用治癫痫梦 魇鬼击,灸之大效,亦治五痫呆痴,及伤寒发狂等证。
〔鬼穴部〕 鬼城 十指端。
千金云∶邪病大唤,骂詈狂走,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主之,一名鬼城。又治指忽掣痛 不可忍,灸指端七壮。
鬼床 千金云∶第七次下针,在耳垂下五分,用火针三下,名鬼床。治百邪癫狂。
鬼藏 千金云∶第十一次下针,阴下缝,女人玉门头,灸三壮,名鬼藏。
鬼封 千金云∶第十三次下针,在舌头,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仍以一板横口吻安 针头,勿令舌动,名鬼封。
千金方十三鬼穴须知 百邪所为癫狂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用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 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第二手大指甲下,穴名鬼信 刺三分。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二分深。四针掌上大陵穴,八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 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 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间使鬼路上,十针上星名鬼堂。十 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 。十三舌头当舌中,
此穴是名为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此是先师真妙诀,猖狂恶鬼走无踪。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凡刺之法,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 鬼心,不必尽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 当遍刺,根据诀而行之。
〔崔氏四花六穴〕 凡男妇五劳七伤,气血虚损,骨蒸潮热,咳嗽痰喘,五心烦热,四肢困倦,羸弱等证,并皆治之。
第一次先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约长三四尺者,蜡之勿令伸缩,乃以绳头 与男左女右足大拇指端比齐,令其顺脚心,至后跟踏定,却引绳向后,从足跟足肚贴肉直 上,比至膝湾曲 中大横文截断,次令病者平身正坐,解发分顶,中露头缝,取所比蜡绳,一 头齐鼻端按定,引绳向上,循头缝项背,贴肉垂下至绳头尽处,以墨记之。(此非灸穴。)别又取 一小绳,令患者合口,将绳双折,自鼻柱根按定,左右分开,比至两口角加人字样截断,却将 此绳展直取中,横加于前记脊背中墨点之上,其两边绳头尽处,以墨记之,此第一次应灸二穴,名曰患门。
上法若妇人足小者,难以为则,当取右臂自肩 穴起,以墨点记,伸手引绳向下,比至 中指端截断,以代量足之法,庶乎得宜。
第二次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蜡绳绕项后向前双垂头与鸠尾尖齐,
双头一齐截断,却翻绳头向后,将此绳中折处正按结喉上,其绳头下垂脊间处,以墨记之。
(此非灸穴。)又取一小绳,令患人合口,横量齐两吻截断,还加于脊上墨点处,横量如前法,于 两头尽处点记之,此是第二次应灸两穴,即四花之左右二穴也。
前共四穴,同时灸之,初灸七壮,或二七、三七壮,以至百壮为妙。俟灸疮将瘥,或火疮 发时,又根据后法灸二穴。
后次取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短绳,于第二次脊间墨点处,对中直放,务令上下相停,
于绳头尽处以墨记之,此是灸穴,即四花之上下二穴也。
上共六穴,宜择离日火日灸之,灸后百日内,宜慎房劳思虑,饮食应时,寒暑得中,将养 调护。若疮愈后,仍觉未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