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十撮为合。(黄钟律龠,容千二百黍,二龠为合也。)
十合为升。
十升为斗。
(孙子算法,以六粟为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此流俗之鄙谈,非先王之
法制,儒者所不道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五量正数

属性:(即黄帝所设也。周公嘉量、太公旧量并同。)
四豆为区。(四升曰豆。区为一斗六升,三百二十龠。区或作 。)
五区为釜。(八斗也。为一千六百龠。釜或作 ,即所谓斛也。)
倍釜为庾。(十六斗也。庾或作 ,又作逾,又作 。)
五庾为钟。(八十斗也。)
倍钟为秉。(一百六十斗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陈氏三量

属性:(此非周制,而与汉制颇同。)
五豆为区。(二斗也,比旧区多四升。)
五区为釜。(十斗也,比旧釜多二斗。)
十釜为钟。(百斗也,比旧钟多二十斗。)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我朝斛法

属性:成化十五年奏准铸成斛法,根据宝源局量地尺,斛口外方一尺,内方九寸,斛底外方一尺
六寸,内方一尺五寸,深一尺,浓三分,平秤一百斤。根据古黍度尺,斛口外方一尺二寸八分,
内方一尺一寸五分有奇,底外方二尺零五分,内方一尺九寸二分,深一尺二寸八分,浓四
分。(郑世子曰∶按古人未尝以五斗为斛,五斗为斛,盖自唐宋始也。算法根据宝源局尺量,置斛口内
方九寸自乘,得八十一寸,置底一尺五寸自乘,得二百二十五寸,又以口底相乘,得一百三十五寸,三
宗相并得四百四十一寸,三归得一百四十七寸,以深一尺乘之,得一千四百七十寸,是为铁斛五斗实
积,倍之得二千九百四十寸,是两铁斛即十斗实积。然则今之斛法,非二千五百也。民间俗传算术,
多以二千五百为斛法者,疑术士之杜撰也。)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黄钟生衡

属性:衡曰平衡,谓欲得其平也。此器有小有大,总名曰衡,小者曰等,大者曰秤,古文作称。(称去声。)
虞书曰律度量衡,言衡不言权;论语曰谨权量,言权不言衡。盖权衡合德而相须为用,
举其一则可以互见矣。吴韦氏曰∶衡有斤两之数,生于黄钟。黄钟之管,容 黍千二百粒,
是为一龠,二龠为合,合重一两,故律度量衡,于是乎生,而三代之制,权衡之起,信乎出于
律矣。夫一龠所容千二百黍之重,是为半合,即古之半两也;两龠所容,三千四百黍之重,
是为一合,即古之一两也。然则一升之重为十两,一斗之重为百两,一斛之重为千两矣。
故一斤之重为一升六合,一均之重乃四斗八升,一石之重乃一斛九斗二升也。权量相合,
未有得其量而不得其权者。今考羊头山 黍,以时制等子秤之,其中者百粒得二分五厘
整,积至两龠二千四百粒,秤重六钱。可见今之六钱为古一两,今之六斤为古十斤,其余可
以类推,大率古之于今,乃五分之三耳,先儒以为三分之一非也。置今求古则用六归,以古
求今则用六因。求度量亦如之,但率法不同耳。度以八为率,今之八寸,即古之一尺;量以
三为率,今之三斗,即古一斛;权以六为率,今之六钱,即古一两也。凡度量衡,以今求古,
皆置今为实而用归,以古求今,皆置古为实而用因,则得之矣。



<目录>类经附翼卷二\律原

<篇名>古今衡数不同

属性:郑世子曰∶按淮南子谓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则一铢者,一百四十四粟
也。汉志谓一千二百黍为十二铢,则一铢乃一百黍也。后汉志注又谓十粟重一圭,十圭重
一铢,则一铢者亦惟百粟耳,更减淮南之数而不相合也。且汉制律度量衡,悉纷乱无纪。
臣家有汉钱数十枚,凡若干种,每种虽度数分寸仿佛,而浓薄轻重不匀。以汉食货志校之,
彼志云∶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大泉重十二铢,大布重二十四铢。臣以今时等子,
将钱每种或十枚或五枚,总秤之以均其轻重,而用算法求之,合其一两之数,则大泉合今三
钱三分,货泉合今三钱五分,货布合今三钱七分,大布合今三钱八分,此皆汉时一两之数,
而率皆乖异,与宋吕大临考古图之说相同。大率汉之一两,惟有今之三钱半强,是汉三两
为今之一两强。其数与 黍之法不同者,盖因刘歆误以 黍为 ,故律、度、量、衡,四器皆
失之小,其余器皿,率多舛谬矣。又史言晋之秤两,不与古同;梁陈根据古秤;齐以古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