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0-简明医彀-第77页

不通,忽大痛或暂止,胸膈间如有块 筑塞升上,手按愈痛。此因怒气郁闷成火致痛,妇人多患之。必以大便通利方止。经曰∶痛随利 减,胀以利宽。
栀子(姜炒,三钱) 黄连(吴萸汁炒) 枳实 浓朴 槟榔(各二钱) 五灵脂 蓬术 玄胡索 大黄(各一钱) 木香(另研,五分) 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未通去木香、甘草,倍大黄,以大便通为度。实人或再加黄芩、赤芍药、金铃子 、没药、草果、荔枝核(烧焦)滑石之类。煎成入芒硝一钱。
\x枳实大黄汤\x 治大痛,大便不通,口渴等证。
枳实 大黄 槟榔 浓朴(各二钱) 木香(另研,五分)水煎温服。
\x加味七气汤\x 治七情或风湿致痛。
半夏(制,一钱五分) 肉桂 玄胡(各一钱二分) 人参 乳香(各五分) 甘草(三 分) 加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服。
\x落盏汤\x 治急心痛。
陈皮 香附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一钱)煎成,先以香油五点入盏内,调匀服。
\x却痛散\x 治冷痛。
川乌(炮,二钱) 肉桂 石菖蒲 当归 木香 胡椒(各钱半) 灵脂 蒲黄(各一钱)
水煎,入盐、醋少许服。
\x行血定痛丸\x 治素喜食热物,死血留于胃痛。
玄胡(两半) 滑石 红花 官桂 红曲(各五钱) 桃仁(三十粒)
上为末,蒸饼糊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姜汤下。
\x白术半夏丸\x 治气血、痰热心痛。
白术(五钱) 半夏 砂仁 白芍 当归(各三钱) 桃仁 黄连 神曲(炒) 陈皮(各 二钱) 吴茱萸(钱半) 僵蚕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蒸饼糊和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x术附汤\x 寒痛,客忤、尸注,苏合香丸(二方并见中寒)。
\x简便方\x (治心痛) 栀子(炒黑) 干姜(炒焦) 等分为末,水法丸绿豆大,白汤下 。
又方(治火痛) 栀子(炒焦) 煎服;或为末,姜汤调粥糊丸,白汤下。(加草蔻亦可)。
又方(治热痛)栀子、川芎煎服。或栀子合二陈汤加苍术服。凡服栀子药愈后复发者,仍用 栀子不效,另入玄明粉一钱,或芒硝服。
又 热痛,大便不通,服三花神佑丸(方见痰门)。
又方(治冷痛)良姜、官桂各一钱为末,汤下。
又 玄胡索、胡椒各一钱为末,温酒下。
又方(治妇人血刺痛) 玄胡索为末,每服二钱,酒汤任下。或桃仁去皮尖,研如泥,饭丸 服。
又方(治虫痛) 面上白斑唇红,痛后能食,上半月头向上易治。先用肉汁或蜜引虫头向上 ,服取虫丸、安虫散(方见虫门)。
又 楝树根皮煎服,加乌梅、川椒尤好。
又 白熟艾一碗,水三碗煎服,有虫吐出。
诸心痛∶玄胡索(一两,) 炙草(二钱)水煎分三服。或明矾、石榴皮末各五分,白汤下。
又 灶心土末一钱(冷痛酒下。热痛水调)。
又 东引桃枝,酒煎服。
又 槟榔二钱、陈皮一两为末,每二钱蜜汤送下。
又 桃仁七枚,研水调服。
又 嫩槐枝,水煎服。
又 萱草根一寸,醋磨服。
又 枯矾,蜜调服。
又 久痛,小蒜醋煮顿服。
<目录>卷之五\心痛<篇名>膻中(两乳之中)痛属性:属忧思久耗心血,遇忧即发。
\x主方\x 当归(钱半) 白芍(一钱二分) 枣仁 丹参(各三钱) 陈皮(一钱) 贝母 茯苓(各二钱) 甘草(三分)
脉数,加酒炒黄连一钱。
<目录>卷之五<篇名>脾痛属性:经曰∶心痛脾疼,阴寒之设。凡病胸膈心腹疼痛,动辍饮食劳倦,七情致伤,则脾气为之郁 滞。或犯寒暑湿热,及食积痰气,脾受之而作痛,非心痛也。
\x主方\x 木香 丁香 檀香 香附 乌药 莪术 官桂 片姜 干姜 白豆蔻 砂仁 炙草(
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汤调下。
\x化食丸\x 治饮啖生冷水果、油腻难化之物,留积胃脘作痛。
浓朴 草果 砂仁 山楂 麦芽 神曲 干姜 陈皮 良姜(等分) 炙草(减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热淡盐汤送下。
\x胃苓汤\x(方见泄泻) 治脾虚积黄而痛。如内伤不食而痛,补中益气汤(方见虚损)加 草豆蔻;热加栀子。实热 痛,枳实大黄汤(方见心痛)。
\x大安丸\x (方见饮食)治胃不和,食不化,胀痛,或以本方煎服。
\x简便方\x (治脾疼)用乌药、陈皮、紫苏煎服。
又 吴茱萸(一两)、桃仁(一两),和炒令茱萸焦,去萸用桃仁研末,分三服,用葱白三 茎煨热,煮酒调下。
又 良姜(为末一钱),米汤下。
又 生姜、川椒、丁香(研末),盐汤下。
又 川椒二十五粒,浆水浸一宿,盐汤送下。
<目录>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