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0-简明医彀-第68页

滑石末(二钱),去枳、陈、智。不通加木通、淡竹叶、 蓄 、石苇等。变虚寒加炮姜、肉桂(三分)。
日久服凉药过多,真元耗损,肾虚有寒,频数无度,光彩如膏。益智、萆 、菖蒲、乌药、
茯苓等分,水煎,入盐一分,空心服。
\x珍珠粉丸\x 治白浊遗精。
黄柏(盐炒为末) 蛤粉( ,另研。各四两) 珍珠(五钱,水飞,如无,用真青黛)。
水丸,桐子大,每二钱灯心汤下。
\x水陆二仙丹\x 治赤、白浊及遗精。
芡实肉(研末) 金樱子(刮刺去子)
捣绞汁,熬膏,和芡丸,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
\x白龙丸\x 治白浊滑精。
龙骨 牡蛎( 。各一两) 鹿角霜(二两)
为末,山药末调糊丸,桐子大。五十丸,空心酒下。
\x妙灵丸\x 治赤、白浊,遗精。
白茯苓 菟丝子(煮饼) 龙骨( 。各五钱) 益智仁 石莲肉 桑螵蛸(各三钱半)
上末,山药末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人参枣仁汤下,白汤亦可。
\x清心莲子饮\x 赤浊淋沥、涩痛,遗精、口苦咽干渴,妇人带下(方见淋门)。
\x二陈汤\x (方见痰门)
肥人湿痰下流加白术一钱、升麻、柴胡各五分。湿痰兼气血虚加苍、白术、参、归、地黄、
栀、柏、牛膝。
\x六味地黄丸\x (方见虚损)
瘦人虚热便浊加芍、知、麦、柏、参、术、草、膝、 蓄。
\x六一散\x (方见暑门) 浊痛。
每三钱,车前草捣汁,调匀,灯心汤送下。
\x简便方\x 白浊遗精。
白盐入瓷罐,盖, 通红,地上放冷,每两入茯苓、山药末(各一两)。
枣肉和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又 茯苓(二两) 猪苓(一两) 水一碗,煮干去猪,用茯苓为末,腊丸弹大,每丸嚼细 ,灯心枣汤下。或韭子研末酒下;或陈皮、冬瓜仁研末,米汤下。
<目录>卷之四\便浊<篇名>交肠属性:乃大便出尿,小便出粪。凡人小肠下口名阑门(七飞门之一)。由此分别清浊,气不循故道 ,则失其守也。
\x主方\x 泽泻 猪苓 白术 黄连 阿胶 滑石(各一钱) 官桂 木香(磨。各五分)。
加灯心,水煎,化胶服。
\x简便方\x 破 头或漆帽烧灰,米汤下。
<目录>卷之四<篇名>便癃属性:(附∶大小便闭)
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不利为癃。又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 脉,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盖肾主水,膀胱储之,阴阳升降,荣卫流行,则水 窦开合有常。若二经气虚,水不制火,或客热乘之,致君、相不摄,阴阳不调,热闭下焦,故水 道涩。察热微甚,用药寒凉,当寒因热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始则大同,终多小异。虚 而热乘,壮水制火,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兼湿痰,则渗湿清痰;缘气结,则导气升结。数证先 宜吐法,大吐升提其气,则水自降。
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矣。又有郁怒日久,木克脾虚,土不制水,渍入肌肤,肿胀 急痛,水道绝矣。渐见毛孔水出者不治。妇人多患,须初觉时,猛宜健脾疏肝。脉多涩数,左尺 脉实,清热调气。
\x主方\x (热结) 黄柏 牛膝 滑石(研) 木通 猪苓 泽泻 麦门冬 车前子 瞿麦 蓄(各八分) 甘草梢(三分) 加灯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未通加地肤子、萆 、石莲子、秋葵子、海金砂、枳壳。老人气血虚、不通加四物汤、黄芩,
减利水药。
\x清肺饮\x 肺乏生化之源,口渴便闭,热在气分。
猪苓 通草(各二钱) 赤茯苓(钱半) 泽泻(一钱) 灯心(五分) 木通 蓄 瞿 麦(各七分)
水煎成,调入真琥珀末(五分),车前末(一钱),服。
\x坎离丸\x 不渴而小便闭,热在血分。
黄柏 知母(俱盐炒。各二两) 肉桂(二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百丸,空心淡盐汤下。顿足药行,小便利,茎中痛,以六一散、灯心 汤服,有恶物下。
\x助元汤\x 便闭,因气血两虚。
人参 当归 生地 赤苓 猪苓 泽泻 黄柏(盐炒) 知母 牛膝 栀子 枳壳(各八分)
升麻(二分) 甘草(三分)
加灯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x益阳汤\x 便闭无热,证属虚寒,甚因凉药过多,加附子。
肉桂 当归 赤苓 白术 枳壳 牛膝 石莲子 泽泻(各八分) 甘草梢(三分)
加姜一片,灯心二十枝,水煎。
\x五苓散\x 分理阴阳,清利水道,通小便,止泄泻。
泽泻(二两半) 茯苓 白术 猪苓(各两半) 肉桂(六钱,热甚减去,名四苓散)。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白汤调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