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0-简明医彀-第103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水泡者,毒盛之时,火不能炎上,水不能润下,搏激于皮肤之间而成者也。宜理脾顺气。然 而起于腿足之处,毒亦由此而化,痘收泡亦敛。带红紫色,乃热极也。失血者,毒火逼血妄行也 。鼻出易治,口及大小便出者难治。
【目录】卷之六【篇名】不食能食属性:经曰∶得 则昌,绝 则亡。凡痘见危恶诸候,但脾胃强健而能饮食,从首至尾,皆可扶持 收功。极笃者,切勿弃舍,用意作外收,不过麻面而已。如不食在一、二日者,痘出自食。若在 五、六日不食,乃危候也。虽用补药,多不奏功。有因唇口痘胀,不能吮乳进食者,可用糯粉作 细圆,拌砂糖少许,逐粒喂之,兼以汤送。欲补者,和人参于内亦可。如能食太过,乃胃火盛,
药中加石膏之类,以清胃火。失治能为大害,愈后能食者宜矣。但勿过食。
【目录】卷之六【篇名】余毒痈肿属性:险痘虽愈,身热不退,发毒之预征也。急宜服大连翘饮(作丸亦可。)如发出头顶上,或两 臂肘曲池穴,或两膝腕委中穴,俱无妨害。发于胸背者死。切勿嚼生豆之类 散,则攻于内矣!
惟宜前方,或真人活命饮治之。甚而肿软有脓,不得穿破者,以皂角刺针深入,血出见脓为止(以 绵纸捻纳孔内,留出纸捻头,分开贴拔毒膏,脓尽长肉。如臂直不能曲,日久自屈。)又气急痰 嗽,毒在肺;口臭泄泻,毒在脾胃;盗汗热渴,毒在心;睡中惊跳,热在肝;耳KT 尚热,毒在 肾,药中兼治之。又眼称身热,不乐,皆余毒。
【目录】卷之六【篇名】痘疔贼痘属性:报痘之时,如痘不出不长,恐有痘疔(遍身细照看,独大色黑者是疔。贯浆之时,留滞不行 ,)须防贼痘(大而黄色者是。)二者皆以银簪挑破,口含清水,吸去秽血,珍珠研末,头发烧 灰,蜡胭脂调匀,填入破处。无脂,干掺或后灸法亦可。
【目录】卷之六【篇名】纸捻照法属性:患痘疹,房室、门窗密闭,小孔亦遮蔽之。凡看时用草红纸,或用方高,烘燥捻条如小指,
蘸油灯上烘干,勿令油滴儿身。点火照头、面、眼、鼻、口、耳及遍身皮肤之内,细加认辨,
晓然明白。屡有看痘者,要抱儿房外,就天日光,触冒风寒,痘疹由此隐没,为害多矣!惟知痘之有变证,岂知 看误之过。若看妇人之痘,额可验胸;鼻可验腹;两颧,臂;两腮验腿。徐体之皆应。
【目录】卷之六【篇名】调护得宜属性:儿出痘疹之时,必服发表疏散之药。腠理开豁,风寒易侵,及饮食起居,百凡严禁。天寒,
被褥宜浓,乳母当赤身伴卧,不宜烈火烘蒸。如过天暖,被褥不宜太浓,恐反助火毒。如此则重 痘可生,否则轻痘变重,悔恨何及。
【目录】卷之六【篇名】乳母服药属性:盖小儿都不肯服药,病值猖獗,非药不痊,强之益增惊恐。无法与服,切勿惜药,但须大剂 浓煎,头汁儿多寡服之。余药及渣再煎汁,小儿吮乳时,乳母服之。如大剂药,于儿前煎熏有效。
【目录】卷之六【篇名】诸证治方属性:
三豆汤
治痘蕴热烦躁。

以下十方可预服,或天行时即服。
赤小豆(出广东) 黑豆(即马料豆) 绿豆 加甘草煎熟,令儿饮汁食豆。

四脱丹
蝉蜕(去土) 凤凰蜕(即抱出鸡子壳) 神仙脱(即父母爪甲,火炙) 蛇蜕(火焙)

上四味各为细末,等分,每服一钱。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年除夜甘草汤服,三年痘毒消。

玄菟丹
玄参(去芦,木杵,石臼捣,晒燥,研细末。四两) 菟丝子(绢袋,水淘净,

好酒浸二日,煮丝出,捣、捏饼,晒、研,八两) 二味俱勿犯铁器。黑砂糖和丸如弹子大,每 日服三丸,砂糖汤化下,无时。

朱砂丹
朱砂(大块如墙壁,鲜红光明似云母色者。细研、水飞,澄去水,晒、研万下。

五钱) 牛黄(陕西,千层者。二分,匀) 每服五分,蜜调服。痘将发时,用猪粪调水,滤清 汁调朱砂服,大解痘毒。

甘草散
预服消毒,痘出不太盛。

大甘草(炙) 为末,每日食后白汤调下五分。人中黄尤佳。

生油剂
治小儿脏腑伏热,未成痘疹,四肢、头额微热。用生油一小盏,旋入铁铫内,

用温水一小盏倾和入,以杖搅之,煎令水尽,更令搅匀,如蜜则止。夜卧时,百日至三岁,每服 一蚬壳;五、七岁三蚬壳;八岁至十五岁半合;大人一合,量增减。服后良久令卧,少时大小便 通利,热毒退,痘疹不生。

苦楝子汤
取楝树子煎汤浴儿,痘疹不出,出亦稀少。


麻油擦法
痘发时,每夜临卧用手中三指蘸麻油,擦儿头至足遍身,然后睡,即可以使轻 。此亦畅达流通,升脱凝滞之义也。


稀痘饮
(天行将发痘时预服)

山楂 紫草 牛蒡子(各一钱) 防风 荆芥(各一钱二分) 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水一钟,煎服。
琐琐葡萄(出回回国。进贡年陕西、北京皆有。)小儿食之,稀痘。

升麻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