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清水,脉乍
大乍小者,虫也。(脉宜沉细,忌浮大)。
\x主方\x 苍术 香附 抚芎 茯苓 白芍(各一钱) 陈皮 浓朴 神曲 半夏 枳实(各
七分) 甘草(三分) 上生姜三片,水煎服。
寒痛加良姜、干姜(炮)、肉桂、藿香、木香、砂仁、吴萸、浓朴;不止加玄胡、茴香,甚者加
乳香、没药各五分,研细,调入服。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良姜、吴萸,甚则用理中汤之类(方
见寒门)。热痛加栀子(炒)、滑石、黄连(炒)、白芍(煨);不止加玄胡,甚者加木香、砂
仁、茴香、乳香从治。食痛加浓朴、山楂、麦芽、木香、砂仁、官桂、干姜。湿痛,小便不利加
猪苓、泽泻。痰痛加南星。痛甚防干霍乱,戒米汤,一口即死。
\x活血汤\x 治瘀血作痛。
乌药 赤芍药 当归尾 桃仁 牡丹皮 玄胡(各一钱) 枳壳(一钱) 抚芎 红花 官
桂木香(各五分) 加姜煎服。
\x桂枝大黄汤\x 治腹满痛,躁渴。经曰∶痛随利减,胀以利宽。
白芍(六钱) 桂枝 生姜(各三钱) 甘草(二钱) 大黄(一钱)姜、枣煎服。
\x芍甘汤\x 治诸腹痛效。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上加生姜五片,水煎服。热痛加黄芩。
\x草蔻汤\x 治脐腹虚寒疼痛。
泽泻(一钱) 木香(三分) 神曲(四分) 半夏(制) 枳实(麸炒) 草豆蔻 黄
益智仁 甘草(炙,各五分) 青皮 陈皮(各六分) 川归 茯苓(各七分)
上咀,加生姜三片,黑枣一枚,水煎服。
\x浓朴温中汤\x 治胃虚腹满疼痛。
浓朴(姜制) 陈皮(各一钱) 茯苓 草豆蔻 木香 甘草(各五分) 干姜(三分)
上咀,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热服。
\x黄芩芍药汤\x 治腹痛脉洪大,口渴因火者。
黄芩 芍药 甘草(等分)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x温经汤\x 治虚寒腹痛。
良姜 香附 陈皮 浓朴 当归 茴香 益智 砂仁 木香 官桂 玄胡(等分)水煎服。
\x槟梅汤\x 治虫痛
槟榔 枳实 香附 木香 砂仁 浓朴 干姜 肉桂 川楝子 楝根皮(等分) 甘草(减
半) 川椒(二十粒) 乌梅(二个)
上姜一片,水煎服。未止加黄连。
\x承气汤\x (方见伤寒)加槟榔、木香,治实热痛。
\x简便方\x (治诸腹痛) 小麦秆烧灰、去火毒,将麻布包,煮汁服,立止。
又方 白砂糖一两,酒三碗煮服。
又 菖蒲根二寸(捶碎) 吴萸同煎热服。
又 官桂一两,水二碗,煎八分服。未止再服,无桂用生姜。
又 木瓜三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水煎服。或胡椒二十一粒擂,热酒服。川椒亦可。
又方(热痛) 栀子十四枚,豆豉七合,水二大腕,先煮豆豉至碗半,绞去渣,纳栀子煎至
八分去渣,分二服。或明矾末淡汤泡服。



<目录>卷之五\腹痛

<篇名>绞肠砂

属性:由外感内伤,痛极欲死。先用盐一两,百沸汤、冷水各一碗调化,令饮尽,得吐泻痛止。阴
沙手足冷,身有红点,油灯火烧;阳沙肢温,针刺十指爪甲边出血,蘸温水重搭,膝腕有紫点,
针刺出血安。



<目录>卷之五

<篇名>胁痛

属性:经曰∶肝病两胁痛引少腹,善怒,何谓也?曰∶厥阴肝经之脉,自足而上,环阴器、抵少腹
,又上
贯肝膈、布胁肋,故两胁下痛引少腹。盖胁痛之证,当分左右治之。左属肝主血,有瘀血为病;
右属肺主气,有滞气为病。而脾亦系于右,其经湿胜,故痰饮流注右胁作痛。所以通论,则左属
肝火瘀血,右属气郁湿痰。虽然,若左右脉弦者,乃郁怒动肝火,肝木炽盛,则制己所胜之经脾
也,侮所不胜之经肺也。肝木乘之,右亦痛矣。如七情气结,饮食失节,冷热不调,常有郁怒者
,两胁俱痛,皆宜疏肝木为主。或有湿痰流注,颠仆伤形,所挟之证,不可执一。脉沉涩气滞,
弦涩顺,洪大逆。
\x主方\x (左右胁痛) 柴胡 青皮 白芍 川芎 枳壳(炒。各钱半) 香附 当归(各一
钱) 龙胆草 木香 砂仁(各五分) 加姜,水煎服。
气急加桑皮、紫苏;胀加腹皮、草果、陈皮、萝卜子。左痛加黄连(吴萸炒)、桃仁(各一
钱)红花(五分)、香附、砂仁、甘草;右痛加陈皮、半夏(各一钱)、槟榔、肉桂(各五分),
去芍、芎、当归、龙胆。
\x当归龙荟丸\x 通治胁痛,因气成火者神效。
当归 龙胆草 栀子仁(大者) 黄连 大黄(酒蒸) 芦荟 青黛(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