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淫羊藿、黄
〔泻三焦猛将〕青皮、木香〔次将〕柴胡、香附
〔温三焦次将〕乌药、白豆蔻、胡桃
〔凉三焦次将〕山栀、麦冬、黄柏、地骨、青蒿、连翘



<目录>卷二\脏腑证治

<篇名>心包络部

属性:(手厥阴属腑)
心包络者。即膻中。与心相附。居膈上。代君行事。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见证有手中热。心中
大热。面黄目赤。心中动诸端。而要之包络之病。即心部之病也。言心不必更言包络矣。



<目录>卷三\儿科证治

<篇名>儿科论治

属性:小儿之病。百倍难于方脉。其疾痛 痒不能自言。旁人又不能代言。全恃医家以意揣之。揣
之不合。杀人易于反掌。即揣得其当。而小儿纯阳之体。易虚易实。药一过分。变幻百端。此非
绝顶聪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未易胜任也。至于护惜之深。姑息之至。则饱暖失宜。果物
恣食。畏苦废药。或求速杂投。则又非医家之咎矣。然揣之之法。不过辨其表里虚实寒热。其
法与方脉无异。其症亦与方脉同。方脉中之病。小儿亦无不有也。故不能儿科者。或能治方
脉。不能方脉者。必不能治儿科。



<目录>卷三\儿科证治

<篇名>初生保治

属性:初生三朝。即用三黄汤解其胎毒。服三四日后。每日投金银花汤。至弥月而止。可保其痘稀。
而少疮疹之患。若遇寒冬之月。或小儿体寒质薄。则专用金银花汤亦可。弥月间声直发搐。
撮口脐风。是胎风也。俗名腹里惊。因其母肝气素郁。儿禀受之。再浴时断脐时。或有进风。得
外风则内风动。此症发之太早。泣不出声。泣而无泪者。皆难治。治法。痰盛者先治痰。火盛者
先清火。或用益黄散治之。视其牙龈有泡。急以绵裹指擦破之。用青黛、冰片。略涂口内为妙。
至三岁以前。形质微弱。无脉可凭。但察其脉之强弱缓急而已。须更审其食指寅卯辰三关。
男左女右。食指近手第一节为寅关。次节为卯关。上节为辰关。凡儿有病。必有脉纹外现。如
现纹在寅关。不过卯关者易治。连卯关者难治。过辰关者更难治。若一条纹。从寅关直透卯
透辰者必死。其纹青色为风。紫为泻利。青紫为肝木乘脾。红则为热。合之唇舌面色。亦可得
其大概也。三岁后六七至为平脉。四五至为寒。九十至为困。脉弦急为气不和。沉缓为伤食。
促结为虚惊。浮为风。沉细为寒。脉乱者不治。



<目录>卷三\儿科证治

<篇名>外热内热辨

属性:外热与内热不同。外热者。身终日发热。或拘束肢冷。外有清涕咳嗽。头痛鼻塞之象。内则脉
浮而不渴。此外解之症也。不可用凉药。宜荆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内热者。如夜热潮热。昼轻
夜重。病最缠绵。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其症有因伤食停痞。伏燥伏火。阴虚阳虚等异。宜分
别而治。此内解之症也。不可用表药。伤食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鳖甲、
牡蛎消之。伏燥者。贝母栝蒌散润之。伏火者。黄芩芍药汤加山栀、丹皮等清之。阴虚者。蒿皮
四物汤退之。阳虚者。四君子汤养之。此等热久必伤阴。日渐削瘦。成为疳痨。慎勿忽视。



<目录>卷三\儿科证治

<篇名>非惊论

属性:方脉中有中寒中暑诸症。时医混以为中风。东垣、景岳以非风别之。善矣。儿科有急惊风慢
惊风二症。不惟惊字全无干涉。即风字亦未可混称。乃自有惊风之名。而滥以丸子相投。从
此小儿之遭其劫者。不知万万矣。试思惊字何解。凡受吓者谓之惊。吓则神魂失守。心神恍
惚。惕惕悸动。唯心虚者易犯此。在方脉中亦有之。儿科中大惊猝恐一症。即此候也。是真惊
也。故用药以人参、五味、枣仁、丹参等安神定魂为主。断无有攻痰散风而能治惊症者。且风
字亦有二义。在外感则为风邪。宜用表散。在内病则为肝风。宜用镇息。今混言之曰风。究竟
外风乎。内风乎。治外风之药不可以治肝。治肝风之药不可以解表。甚矣哉其混也。盖时俗
所谓急惊风者。痰火闭也。小儿受暑热则生火。乳积则生痰。痰火相搏。则血虚而肝失所养。
肝主筋。筋脉干热则抽搐。故外作拘挛。面现青色。是肝燥而风内动。非外风也。是痰火闭其
窍。而目窜牙紧发厥。非吓惊也。但利其窍。清其火。降其痰。则神醒矣。此症即不医亦能自醒。
而漫以惊风名之可乎。世俗所谓慢惊风者。脾虚生风也。小儿或吐或泻。久则脾虚。肝木乘
之。手足微搐。是内风侮土。非外风也。阳衰神怠。气息短促。是中气脱乏。非吓惊也。